20080902

独角兽博客推荐:傅永新博客

半新不旧 读书

简评《叶隐闻书》(中译本)

口述者开宗明义宣称:“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于生死两难之际,要当机立断,首先选择死。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此乃一念觉悟而勇往直前。”

这种没道理的道理似是愚勇,在我们看来,武士的“无目的死”是没有价值的,他们对生命的冷漠态度也是令人发指的。但是,山本常朝以搏击的经验反问道:“生死两难时,人哪里知道能按原定的目标去死?以目标来考量生死,就会以死了不值来解脱自己,从此变得怕死。”反过来说,若认为仅仅抱住目标去死才有意义的话,生死临头一定会迷失目标,而没有必死的决心,“临死就难以达观,无论多么卑贱的行为都会发生。”因而也就妄谈忠孝二字和尽事主君之职。口述者认为:“死就是目的,这才是武士道中最重要的。”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11787.html

笑说爱情婚姻经济学思考

有人说,人一生有三件大事:出生、结婚和死亡,自己能做主的只有结婚。婚姻当然事大,人人都要算计一番。

谁来算,如何算计?传统社会中婚姻是家族大事,一般来说,婚姻由不得当事人自己做主。“门当户对”和“郎才(财)女貌”是这个社会的算法。一种算法总有它的界限,比如牛郎与织女、许仙与白娘子婚姻,恐怕很难计算出他们的收益。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8371.html

开卷有益 掩卷还思——读《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

《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下简称《圣化》)一书,置于案头已有20天了。横在眼前的这本李冬君博士力作,在我这里却有些沉重。我知道她治专门史有20多年,那灵动的文字亦透出其人的聪慧,并得到其老师刘泽华先生的真传,如此天时地利人和,能不造就出一个史学界重量级人物?而对于仅有中学历史知识的我来说,稍有一些言论,肯定露出马脚,故不敢置该书只言片语。尤其论及“圣化”问题,又使我沉重了一次,因为疑古的顾颉刚曾倾力论证了“造圣”史学现象,为后人留下了极富挑战的问题,而刘泽华先生对先秦和秦汉文化研究扣住“圣化”文化主题做出的大文章,后来一些青年学者对“圣人”或“圣化”政治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具体的研究,总勾起自己对历史的一些想法,如何理解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如何认识当下的中国境遇,以及怎样走出圣化,等等。要想对这些问题有个清晰认识,首先要遇到不同的历史观,现有的历史学科中的叙事模式,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对历史问题所作的结论是有效的。我的第三次沉重是关于回忆自己所受的历史教育问题,那种教育简直是折磨人,把历史当作“一元三次”方程式了,“一元”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三次”指阶级的、群众的和斗争的观点。如一个现实问题,只要代入到方程式中计算一下,似乎可以得到“三个根”,根据现实需要,可以选定一个自己满意答案。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5723.html

半新不旧 随笔

崇尚而超越有限的智慧者——记身体力行的哲学家张世英教授

哲学不仅是说的,更是要做的。前者是一种知识,而后者则是智慧。如何让知识超越到智慧,只有贴近智者的生活,才能领悟到哲学的“爱智慧”原义。

张世英 教授在追寻哲学如何回到真实的世界,回到人的生活中时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应是经受得起痛苦的超越。万物一体的崇高正是这样的境界,它是超越有限的意识所无穷追逐的目标,所谓‘民胞物与’,正是万物一体的精神表现。处当今发展市场经济、人们热衷于在场的物欲追求之际,难道不正需要同时提倡这样一种审美意识的崇高境界吗?”(《江海学刊》2000年2期)当笔者有幸在最近的哲学沙龙上,亲历了张先生言行即事时,才知道这里的“民胞物与”的丰富内涵。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8540.html

外婆

提到“外婆”,意味着许多说不完的童年故事。

春风乍起时,一手抱鸡另手牵羊的妈妈,踏上外婆家的路,哼着外婆哼过的歌;妈妈身后的你,忽而有问,外婆的路多长,忽而哼唧,不知心有何怕?

夏风拂面来,心中荡漾起“外婆的澎湖湾”,脚印的二对半,串串挂在那夕阳沙滩下,映射出旧时的笑脸,还拾起你,儿时海滩的梦。

秋水汪汪中,载着鸡鸭鹅的嘎嘎叫声,你和妈妈摇动了双桨,把弄一叶船儿,伴着五彩瓜果,翻起那晨曦的波光,“摇啊摇,摇到了外婆桥”。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5704.html

哦——

春节前,有朋友问我,知道于丹吗?我问,于丹何人?

随即,朋友以平淡口气介绍了一下。他说:“《百家讲坛》推出来的女易中天,她讲的《论语》很火,现在发大财了。前几天还来签字售书,是我们老相识了,这次还约了我们吃饭呢。”

“哦——”稍后,我问,她能讲好《论语》吗?比南怀谨讲的《论语》还生动?朋友说:“还可以吧。”

此后,我有了于丹的印象。春节回老家,我姐姐问:知道于丹吗?我说知道一点,她是我朋友的同学。姐姐说,于丹讲的孔子真好,姐夫也附和地说,是好,是好。我问,怎么好法?他们回答说,容易懂。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10784.html

我不问了

这几天,心里很堵。人苍白,文字苍白,思想也苍白。但是,央视画面告诉了我,什么叫感动。

感动,空降兵那五千米的一跳
过后,想知道,他们的遗书写了什么

感动,总理发出的声音
“人民养活了你们,你们看着办吧”
过后,想问,温柔的限度在哪里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15447.html

半新不旧 片言只语

金岳霖的搞笑

金岳霖《逻辑》书序写道:“这本书共分四部,第一第二部或者没有大问题。第三部介绍新式逻辑,全部分差不多完全直抄”。看到这句话,我笑晕了。

笑后又想,世上的事有时真是荒唐。有的人明白地告诉你“我抄了”,却无人指责,反觉得天真可爱,有的人羞羞答答地抄,稍露马脚,则招致世人唾弃。果真红尘滚滚,是非难辨?不是。是因人而废言,因人而立言?也不是。我想二者最大的不同恐怕是境界的不同。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14047.html

“加菲猫”文化现象

风靡世界的“加菲猫”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我是今年春节才知道加菲猫的。有两个从事艺术的小男孩,热烈地谈论着什么,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走过去,问他们是否看春晚了?他们说春晚不好看,加菲猫好看。那什么是加菲猫?小孩拿出了一堆书给我看,我随便看了一本,那类似卡通的画并配上简短的文字,我看了半天没看懂,两个小孩一脸茫然,他们说这么有趣的故事,你们大人怎么会看不懂的?他们又是比划、又是解释,我才吃力地理解了加菲猫的幽默。

如说,一个冬天的夜晚,加菲猫在温暖的屋子里看电视,突然它看到窗外的自己的朋友,这个小狗朋友在屋外冻得直哆嗦,它说,我一定要为朋友做点好事。于是,加菲猫走到了窗前,拉上了窗帘------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3741.html

“狗屎”经济学

先行说明一下,“‘狗屎’经济学”不是“狗屎的经济学”,也不是指经济学是狗屎,而是说狗屎中蕴含着经济学分析,也许题目叫做“狗屎的经济学分析”更恰当些。

我为什么对狗屎感兴趣?此问非也,但事出有因。昨天,幽篁转发了一个郑也夫的《吃和炫耀性消费》演讲稿,作者正儿八经地谈起“请客吃饭”学问,以此论证了炫耀性消费的起源、性质、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郑某欲以此证明:因“以食为天”传统食文化受到了时代挑战,“食”中再也不能扒拉出可“炫耀性”的东西了,但“炫耀性”作为人的本质,它必然预示着新的“炫耀性”的消费形式。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11788.html

半新不旧 哲学

关于“无”(一)

何谓无?无,不是不存在,不是虚无主义的绝对空无,也不是认识论上概念式的否定,不是黑格尔的自我扬弃,而是经过现象学还原后的纯粹剩余物——存在自身。只有在这种否定中,它才作为“什么都不是”而显现其存在自身。另一方面,无,就是存在,它作为存在而存在着,而存在只有作为什么都不是的无,它能显现出自身存在。因此,存在作为存在自身,也就是否定了存在者的无。从对存在者的否定意义上说,无就是存在;而从源始意义上说,无,源出于存在。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11391.html

海德格尔时间论—《时间概念》(1)

回答时间问题,首先涉及到视角问题。一般认为,事物在时间中变化,而时间本身不可能变化,这就是从永恒角度理解的时间。神学正是从永恒方面来谈论时间的。而海氏认为,应当从时间中来理解时间。那么,首先与人类照面的自然时间(物理时间)又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回答是“现在”,而这个“现在”是均匀的延续的。

先看看神学如何理解时间。神学家认为,上帝是永恒的,对人来说,认识上帝之途在信仰中,因而“体验永恒的方式也不外乎是这种信仰”(p1)。但哲学并不具有这种永恒性,它不能“在方法上把永恒性作为可能的角度来讨论时间”。因此,神学家成了时间问题专家。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12227.html

《公考逻辑》导言

逻辑判断部分是公考难点之一,其难度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个原因主要来自考生缺乏系统逻辑知识的学习。为克服逻辑知识的不足,书中回避了繁琐的不适用考试的知识介绍,而突出了最常用、最基本的逻辑知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逻辑基本知识的图示化。本书删去了换质、换位法和三段论推理的各种规则等知识介绍,仅以概念的外延图表达其关系,根据概念的图示,考生可直接推出所需的结论来。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13860.html

读《形而上学》(1)

亚里士多德如是说: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因此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的人);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P5)

“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已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任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P5)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15064.html

半新不旧 文学

何谓浪漫主义文学

由词源意义上的浪漫主义含义可以看出:生活在一个剧烈变动社会中的大众,在经历生活的同时,也创作出贴近自己生活的民间文学,而这些传奇文学特点在于,它们故事的单一、离奇和荒诞性,语言的丰富、生动和非规范使用的大众性,突现出人的真挚情感与美好想象的主观愿望。因此,朱光潜认为,浪漫主义派的文学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个体的主观性;二、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三、回到自然主义中。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9879.html

小康文化的一个特征——鲁迅“念旧”情结的个案分析

小康文化可理解为关于“现代性”的文化运动。在生存论的视野中,它关注人的发展可能性、能力的潜在性和多元价值取向的文化,充分肯定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观念,因为这种观念已包含了人的内在目的性(先行领会),与认识论上解释的小康文化比较,日常生活观念具有优先的地位。它还伴有着向某些传统文化的回归,这一逆动过程不是激进主义理解的现代化运动的反动,不是保守主义所理解的狭隘民族文化观念,不是概念辨证法所解释的精神的抽象运动,也不是“实践”这个抽象概念掩盖下“懒惰的理性”的自我欺骗托词,而是深入到生命的本源处,寻求和开启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可能性和自我认同。因此,向某些传统文化回归,在我看来就是小康文化的一个特征。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3561.html

漂泊者李白的现代性阐释

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成为城市“流浪汉”的命运是不可逆转的。如何更好地适应这种流浪汉生活,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李白的漂泊生涯富有启迪意义。本文通过李白诗的几个主题,即黑夜与光明、乡愁与怀旧、虚无与家园等方面,比较了他与现代诗人的不同生活态度。在遭遇无家可归的生存状况下,“诗仙”李白的人生智慧突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它也是海德格尔所寻思的“诗意般的栖居”生活智慧,同时还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所提倡的体验当下生活的“肉欲”寓意。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