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7

独角兽博客推荐:智效民博客

智效民博客

智效民文存 说古论今

容忍与自由

十多年前,房龙的《宽容》在读书界引起轰动,仅1987年的第4次印刷就印了整整10万册,这在今天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尽管如此,那洋洋数10万册的发行量,好象并没有让宽容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以至发生了那种令人发指的事情…… 如今,张中行先生在长篇回忆录《流年碎影》中,以“自由与容忍”为题,来介绍北京大学的“红楼精神”,也是颇具匠心的。但我拜读该书之后,却感到作者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有点语焉不详。比如在这一节中,他虽然为胡适用墨不少,却没有提到胡适的那个著名的论断:“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缺憾。 (阅读全文)

清末官场奢与俭

比如新近出版的《国史备乘》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袁世凯侍姬甚众,每幸一姬辄赏赐金珠多品,吃余烟卷抛弃在地,仆人拾之,转鬻洋行改造,获利不下数千。”这使人想起张乐平笔下那个在街上拾烟头的三毛。该书还说,曾经担任过湖广总督和两江总督的端方,所藏古玩、字画、碑帖不可胜数,每次离任,数十辆车都“运之不尽”。庆亲王奕匡更是贪鄙无耻。作为皇室成员、朝廷重臣,他知道西太后晚年无所事事,爱玩麻将,便让两个女儿每天“挟金数千”,以陪伴打牌为名,向老佛爷行贿,就连太监、宫女也各有赏犒。这样一来,“每月非数万金不足供挥霍”。有人弹劾奕匡,慈禧却说,我也知道他贪财,但是除掉此人,不就断了宫中的一条财路?光绪、慈禧死后,各级官员也好象丧家之犬,更是“专以奔走宴饮为日行常课”,其肴馔之丰,挥霍之烈,越发令人吃惊。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胡适及其友人

张奚若:个人是最终的判断者

关于张奚若,有两件轶事显然是会传之久远的。一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以文化团体代表的身份,被遴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据说大约独裁。蒋听不下去,就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不要太刻薄!”他一怒之是在1941年的一次会议上,他尖锐地批评了国民党的腐败和蒋介石的下便拂袖而去。下次再开会,他接到会议通知和往返路费后,当即回一电报:“无政可议路费退回”,从此再没有出席国民参政会。(《张奚若文集》第15页,下引该书只标页码)另一件是在1957年5月,要求党外人士帮助整风,毛泽东向他征询意见,他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概括了自己的看法;同年7月,反右运动已经全面展开,他仍然坚持这一意见。在一次座谈会上,他不仅对上述十六个字逐句进行解释,还语重心长地告诫说:只要“虚心一点,事情还是能办好的。”(24页)此外,早在1956年,他就针对当时的个人崇拜,毫不客气地批评道:“喊万岁,这是人类文明的堕落”(498页)。幸亏他被最高领导层视为特殊人物,才没有被打成右派。 (阅读全文)

决策筹边仗此人——也谈《玉门出塞》

罗家伦是1943年初担任新疆监察使和西北建设考察团团长的。该考察团于当年6月由重庆起程,然后出剑门,越秦岭,过霸桥,登华山,再向西经邠县进入甘肃,抵达平凉。一路上风景还不错,因此诗人才有“杏子初红梨枣翠,一川杨柳写邠风”和“两行杨柳拂车窗,王道平平入翠苍”的咏叹。不料一过六盘山,眼前便出现凄凉的景象,为此罗家伦感慨道:“我欲高歌陇上行职,陇头流水咽无声。满山黍麦炊烟少,何处远人来此耕?”随后,他看到“沿途左公柳被冯玉祥驻兵西北时砍伐殆尽”,因此又有“左公柳已不成行”(六三至***页)的嗟叹。
罗家伦还发现,冯玉祥为了“破除迷信”,命令士兵将汉唐碑碣上的文字磨光,古代雕像的头部砍掉,然后刻上自己撰写的标语口号。于是他悲愤地写道:“西北古迹文物所遭之浩劫,莫此为甚。”(六三页)可见在罗家伦经过的部分路段,左公柳已经惨遭厄运;而大规模毁灭性破坏,则是后来的事。除此之外,罗氏路经兰州和西宁时,那里曾是红叶缤纷,绿荫森森。在这方面,有他的两首七绝为证: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教育问题

旧英语课本的启示

这是民国六年(1917)由教育部审定、中华书局出版的《新式小学英文教科书》第一册。从版权页可以看出,到民国十二年(1923),它已经发行23版,可见影响很大。在我看来,该书有两大特点:一是除了书前的“编辑大意”和书后的“单词表”以外,书中没有一个汉字;二是全书共40篇课文,课文中的生词不是集中在每课书的前面,而是放在课文句子的后面,至于字母,则是作为附录排在书后。也就是说,这套教材不是从字母和单词学起,而是直接从课文开始的。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日前我从《任以都先生访问纪录》(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中看到一则材料,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任先生是五四时期著名学者任鸿隽和陈衡哲的大女儿,美国宾州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她1921年出生,1927年进入北京培华女校。她说,这所教会学校从一年级就要学英语,“但却不是从A、B、C、D等字母开始,……这种教法,让学生马上进入状况,进度很快”(第16页)。 (阅读全文)

驳教育资源短缺论

所谓教育资源短缺,首先是个钱的问题。多少年来,有些人一提到教育就哭穷,但是却热衷于搞各种各样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工程背后有高额回扣,加大教育投入却无利可图。除此之外,这些年贪污外逃的资金数额巨大,很难统计,如果把这些钱用在教育上,怎么会有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呢?
与此同时,公款吃喝也浪费惊人。最近读吴洪森随笔散文集《崩溃的脸皮》,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国教育投入在国民预算中的比重,“从1979曾经达到的最高比例10.4%下降到了现在2.2%,在全球排名是倒数20名之内,和最落后的非洲国家为伍;另一方面,我国公款吃喝的费用据不完全统计却是教育经费的三四倍。”这些数据虽然没有注明出处,但是与大家的感觉基本一致。一边是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浪费,一边是捉襟见肘的教育事业,这才是问题的真相。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学界沉沦

透视学界官本位

学界屈从于官场的另一表现,是许多官员在课题研究或各种学术活动中还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先说课题研究。学术研究本来是一种私人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只有经过学者的多年积累和学界的薪火相传,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前进。现在的情况是,学术界在经历文革浩劫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之后,本来应该是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了,但是却又面临着新的浮夸,新的跃进。许多单位和地区,真正有学问或潜心做学问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是提出的课题却越来越大。那些贪大求全、急功近利的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或者捞取向上爬的资本,也起着呼风唤雨、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一面批条子,拨经费,一面当主编、当顾问。至于这些课题的价值如何,可行性怎样,却不闻不问。所以我担心,在他们“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后,也许会因为灾梨祸枣而留下骂名。(阅读全文)

做人的差距

费孝通在潘光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说:“昨天晚上我还在想,要讲潘先生,关键问题在哪里?我觉得,关键是要看到两代人的差距。在我和潘先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两代人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得很清楚。差在哪儿呢?我想说,最关键的差距是在怎么做人。”说这话的时候,费已经是90岁的耄耋老人了。单独看这几句话,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有结合具体事例,才能看出老人的深意。 第一个事例来自梁实秋的笔下。梁先生晚年在一篇文章中写了他在清华读书时的四个同学:吴景超、顾毓琇、潘光旦、张心一。文章说,吴在学校时循规蹈矩、刻苦用功,后来在南京政府经济部任职,“所用邮票分置两纸盒,一供公事,一供私函,决不混淆。可见其为人之一斑。” 张心一在抗日战争时担任银行总稽核,他“外出查账,一向不受招待,某地分行为他设盛筵,他闻声逃匿,到小吃摊上果腹而归。”该文对潘虽然没有类似介绍,但是我相信潘先生也是个公私分明、一介不取的人。否则,梁对潘就不会有如此评价:“其为人也,外圆内方,人皆乐与之游”,因此他是“我所敬爱的人物”。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读书与读人

重新认识“文革”的两本书——读《聂元梓回忆录》和徐景贤《十年一梦》

文革中,聂元梓是“中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牵头者,北京红卫兵运动的五大领袖之一。因为受毛泽东赏识,她不仅担任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还是中共“九大”的中央后补委员。徐景贤在“文革”前是上海市委写作班的党支部书记,与张春桥、姚文元关系密切。1967年“一月革命”夺权后,他在上海是仅次于张、姚的第三号人物,因此有“徐老三”之称。如今,这两个人打破沉默,将自己在文革中的经历和盘托出,是一种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从《聂元梓回忆录》中可以看到,她出身于河南一个中医世家。她因为受哥哥姐姐的影响,于抗日战争前夕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她不到30岁就享受行政12级待遇,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高干。 (阅读全文)

丰子恺与梅兰芳

丰子恺先生多才多艺,在美术、文学、音乐、建筑等领域均有建树,但是他早年却不看京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受五四反传统思想影响,认为京剧中封建主义毒素太多的缘故。1933年,他在家乡盖起缘缘堂之后,买了一台留声机和一大堆西洋音乐唱片,顺便还买了几张梅兰芳的唱片作为点缀。没想到这几张唱片居然让他成了一个水平很高的戏迷。
他认为,与西洋音乐相比,京剧至少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没有和声,因此它的美来自于旋律。这种旋律可以表现丰富的人物个性和复杂的戏剧冲突,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第二是注重夸张,比如“善良正直的人,脸色光明威严,不妨夸张为红;奸邪暴戾的人,脸色冷酷阴惨,不妨夸张为白;好勇斗狠的人,其脸孔峥嵘突厄,不妨夸张为花”。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往事知多少

“三·一八”究竟死了多少人

近年来,《北京档案史料》经常刊登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三一八烈士公墓建立史料》(一九九九年第一期)、《中南海公园史料》(二000年第一、二期)等等。对于前者,我当时并未留意;后来看到闻玄、倪墨炎二位先生的文章(参见今年四月二十二日和七月八日《文汇读书周报》),谈到“三?一八”惨案的死亡人数,才把它翻了出来。 我注意到,在这组史料中有一份调查表,题为《三一八惨案殉难烈士名单》,分姓名、年岁、籍贯、职业、死亡情形和备考等项目。名单以年龄为序,最大的五十六岁,最小的年仅十三,但绝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表***有四十一人,前三十七人的情况基本清楚,接下来是尚刘氏,年龄不详,河北三河人,佣工;再下来是王庆竹,年龄、籍贯、职业均空缺;最后两位无名男子,什么情况也没有。考其原因,主要是“家属住址无从查访”之故。 (阅读全文)

国民政府的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筹备工作是从1944年5月开始的。当时盟军在欧洲战场进入反攻阶段,中国抗日战争也胜利在望。为了给战后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钱昌照邀请美国垦务局总工程师萨凡奇前来我国考察。萨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来华后他首先勘察了都江堰、大渡河、长寿龙溪河等地,随后在水利专家黄育贤陪同下,乘木船沿三峡考察,认为在黄陵矶可以筑坝。考察结束后,他提出《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详细论证了工程方案、工程造价、综合效益、中美技术合作等问题。 第二年5月,经国民政府批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正式成立,钱昌照任主任委员,三峡工程的勘察设计进入实际运作阶段。为了协调并调度各方面力量,由资源委员会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三峡工程的前期工作做了分工:工程勘测由资委会所属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负责,工程设计由美国垦务局负责,坝址钻探由地质调查所负责,水文调查由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负责,社会和经济调查由资源委员会负责。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说古论今

容忍与自由

十多年前,房龙的《宽容》在读书界引起轰动,仅1987年的第4次印刷就印了整整10万册,这在今天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尽管如此,那洋洋数10万册的发行量,好象并没有让宽容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以至发生了那种令人发指的事情…… 如今,张中行先生在长篇回忆录《流年碎影》中,以“自由与容忍”为题,来介绍北京大学的“红楼精神”,也是颇具匠心的。但我拜读该书之后,却感到作者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有点语焉不详。比如在这一节中,他虽然为胡适用墨不少,却没有提到胡适的那个著名的论断:“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缺憾。 (阅读全文)

清末官场奢与俭

比如新近出版的《国史备乘》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袁世凯侍姬甚众,每幸一姬辄赏赐金珠多品,吃余烟卷抛弃在地,仆人拾之,转鬻洋行改造,获利不下数千。”这使人想起张乐平笔下那个在街上拾烟头的三毛。该书还说,曾经担任过湖广总督和两江总督的端方,所藏古玩、字画、碑帖不可胜数,每次离任,数十辆车都“运之不尽”。庆亲王奕匡更是贪鄙无耻。作为皇室成员、朝廷重臣,他知道西太后晚年无所事事,爱玩麻将,便让两个女儿每天“挟金数千”,以陪伴打牌为名,向老佛爷行贿,就连太监、宫女也各有赏犒。这样一来,“每月非数万金不足供挥霍”。有人弹劾奕匡,慈禧却说,我也知道他贪财,但是除掉此人,不就断了宫中的一条财路?光绪、慈禧死后,各级官员也好象丧家之犬,更是“专以奔走宴饮为日行常课”,其肴馔之丰,挥霍之烈,越发令人吃惊。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胡适及其友人

张奚若:个人是最终的判断者

关于张奚若,有两件轶事显然是会传之久远的。一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以文化团体代表的身份,被遴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据说大约独裁。蒋听不下去,就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不要太刻薄!”他一怒之是在1941年的一次会议上,他尖锐地批评了国民党的腐败和蒋介石的下便拂袖而去。下次再开会,他接到会议通知和往返路费后,当即回一电报:“无政可议路费退回”,从此再没有出席国民参政会。(《张奚若文集》第15页,下引该书只标页码)另一件是在1957年5月,要求党外人士帮助整风,毛泽东向他征询意见,他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概括了自己的看法;同年7月,反右运动已经全面展开,他仍然坚持这一意见。在一次座谈会上,他不仅对上述十六个字逐句进行解释,还语重心长地告诫说:只要“虚心一点,事情还是能办好的。”(24页)此外,早在1956年,他就针对当时的个人崇拜,毫不客气地批评道:“喊万岁,这是人类文明的堕落”(498页)。幸亏他被最高领导层视为特殊人物,才没有被打成右派。 (阅读全文)

决策筹边仗此人——也谈《玉门出塞》

罗家伦是1943年初担任新疆监察使和西北建设考察团团长的。该考察团于当年6月由重庆起程,然后出剑门,越秦岭,过霸桥,登华山,再向西经邠县进入甘肃,抵达平凉。一路上风景还不错,因此诗人才有“杏子初红梨枣翠,一川杨柳写邠风”和“两行杨柳拂车窗,王道平平入翠苍”的咏叹。不料一过六盘山,眼前便出现凄凉的景象,为此罗家伦感慨道:“我欲高歌陇上行职,陇头流水咽无声。满山黍麦炊烟少,何处远人来此耕?”随后,他看到“沿途左公柳被冯玉祥驻兵西北时砍伐殆尽”,因此又有“左公柳已不成行”(六三至***页)的嗟叹。
罗家伦还发现,冯玉祥为了“破除迷信”,命令士兵将汉唐碑碣上的文字磨光,古代雕像的头部砍掉,然后刻上自己撰写的标语口号。于是他悲愤地写道:“西北古迹文物所遭之浩劫,莫此为甚。”(六三页)可见在罗家伦经过的部分路段,左公柳已经惨遭厄运;而大规模毁灭性破坏,则是后来的事。除此之外,罗氏路经兰州和西宁时,那里曾是红叶缤纷,绿荫森森。在这方面,有他的两首七绝为证: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教育问题

旧英语课本的启示

这是民国六年(1917)由教育部审定、中华书局出版的《新式小学英文教科书》第一册。从版权页可以看出,到民国十二年(1923),它已经发行23版,可见影响很大。在我看来,该书有两大特点:一是除了书前的“编辑大意”和书后的“单词表”以外,书中没有一个汉字;二是全书共40篇课文,课文中的生词不是集中在每课书的前面,而是放在课文句子的后面,至于字母,则是作为附录排在书后。也就是说,这套教材不是从字母和单词学起,而是直接从课文开始的。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日前我从《任以都先生访问纪录》(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中看到一则材料,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任先生是五四时期著名学者任鸿隽和陈衡哲的大女儿,美国宾州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她1921年出生,1927年进入北京培华女校。她说,这所教会学校从一年级就要学英语,“但却不是从A、B、C、D等字母开始,……这种教法,让学生马上进入状况,进度很快”(第16页)。 (阅读全文)

驳教育资源短缺论

所谓教育资源短缺,首先是个钱的问题。多少年来,有些人一提到教育就哭穷,但是却热衷于搞各种各样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工程背后有高额回扣,加大教育投入却无利可图。除此之外,这些年贪污外逃的资金数额巨大,很难统计,如果把这些钱用在教育上,怎么会有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呢?
与此同时,公款吃喝也浪费惊人。最近读吴洪森随笔散文集《崩溃的脸皮》,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国教育投入在国民预算中的比重,“从1979曾经达到的最高比例10.4%下降到了现在2.2%,在全球排名是倒数20名之内,和最落后的非洲国家为伍;另一方面,我国公款吃喝的费用据不完全统计却是教育经费的三四倍。”这些数据虽然没有注明出处,但是与大家的感觉基本一致。一边是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浪费,一边是捉襟见肘的教育事业,这才是问题的真相。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学界沉沦

透视学界官本位

学界屈从于官场的另一表现,是许多官员在课题研究或各种学术活动中还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先说课题研究。学术研究本来是一种私人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只有经过学者的多年积累和学界的薪火相传,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前进。现在的情况是,学术界在经历文革浩劫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之后,本来应该是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了,但是却又面临着新的浮夸,新的跃进。许多单位和地区,真正有学问或潜心做学问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是提出的课题却越来越大。那些贪大求全、急功近利的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或者捞取向上爬的资本,也起着呼风唤雨、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一面批条子,拨经费,一面当主编、当顾问。至于这些课题的价值如何,可行性怎样,却不闻不问。所以我担心,在他们“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后,也许会因为灾梨祸枣而留下骂名。(阅读全文)

做人的差距

费孝通在潘光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说:“昨天晚上我还在想,要讲潘先生,关键问题在哪里?我觉得,关键是要看到两代人的差距。在我和潘先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两代人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得很清楚。差在哪儿呢?我想说,最关键的差距是在怎么做人。”说这话的时候,费已经是90岁的耄耋老人了。单独看这几句话,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有结合具体事例,才能看出老人的深意。 第一个事例来自梁实秋的笔下。梁先生晚年在一篇文章中写了他在清华读书时的四个同学:吴景超、顾毓琇、潘光旦、张心一。文章说,吴在学校时循规蹈矩、刻苦用功,后来在南京政府经济部任职,“所用邮票分置两纸盒,一供公事,一供私函,决不混淆。可见其为人之一斑。” 张心一在抗日战争时担任银行总稽核,他“外出查账,一向不受招待,某地分行为他设盛筵,他闻声逃匿,到小吃摊上果腹而归。”该文对潘虽然没有类似介绍,但是我相信潘先生也是个公私分明、一介不取的人。否则,梁对潘就不会有如此评价:“其为人也,外圆内方,人皆乐与之游”,因此他是“我所敬爱的人物”。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读书与读人

重新认识“文革”的两本书——读《聂元梓回忆录》和徐景贤《十年一梦》

文革中,聂元梓是“中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牵头者,北京红卫兵运动的五大领袖之一。因为受毛泽东赏识,她不仅担任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还是中共“九大”的中央后补委员。徐景贤在“文革”前是上海市委写作班的党支部书记,与张春桥、姚文元关系密切。1967年“一月革命”夺权后,他在上海是仅次于张、姚的第三号人物,因此有“徐老三”之称。如今,这两个人打破沉默,将自己在文革中的经历和盘托出,是一种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从《聂元梓回忆录》中可以看到,她出身于河南一个中医世家。她因为受哥哥姐姐的影响,于抗日战争前夕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她不到30岁就享受行政12级待遇,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高干。 (阅读全文)

丰子恺与梅兰芳

丰子恺先生多才多艺,在美术、文学、音乐、建筑等领域均有建树,但是他早年却不看京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受五四反传统思想影响,认为京剧中封建主义毒素太多的缘故。1933年,他在家乡盖起缘缘堂之后,买了一台留声机和一大堆西洋音乐唱片,顺便还买了几张梅兰芳的唱片作为点缀。没想到这几张唱片居然让他成了一个水平很高的戏迷。
他认为,与西洋音乐相比,京剧至少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没有和声,因此它的美来自于旋律。这种旋律可以表现丰富的人物个性和复杂的戏剧冲突,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第二是注重夸张,比如“善良正直的人,脸色光明威严,不妨夸张为红;奸邪暴戾的人,脸色冷酷阴惨,不妨夸张为白;好勇斗狠的人,其脸孔峥嵘突厄,不妨夸张为花”。 (阅读全文)

智效民文存 往事知多少

“三·一八”究竟死了多少人

近年来,《北京档案史料》经常刊登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三一八烈士公墓建立史料》(一九九九年第一期)、《中南海公园史料》(二000年第一、二期)等等。对于前者,我当时并未留意;后来看到闻玄、倪墨炎二位先生的文章(参见今年四月二十二日和七月八日《文汇读书周报》),谈到“三?一八”惨案的死亡人数,才把它翻了出来。 我注意到,在这组史料中有一份调查表,题为《三一八惨案殉难烈士名单》,分姓名、年岁、籍贯、职业、死亡情形和备考等项目。名单以年龄为序,最大的五十六岁,最小的年仅十三,但绝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表***有四十一人,前三十七人的情况基本清楚,接下来是尚刘氏,年龄不详,河北三河人,佣工;再下来是王庆竹,年龄、籍贯、职业均空缺;最后两位无名男子,什么情况也没有。考其原因,主要是“家属住址无从查访”之故。 (阅读全文)

国民政府的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筹备工作是从1944年5月开始的。当时盟军在欧洲战场进入反攻阶段,中国抗日战争也胜利在望。为了给战后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钱昌照邀请美国垦务局总工程师萨凡奇前来我国考察。萨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来华后他首先勘察了都江堰、大渡河、长寿龙溪河等地,随后在水利专家黄育贤陪同下,乘木船沿三峡考察,认为在黄陵矶可以筑坝。考察结束后,他提出《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详细论证了工程方案、工程造价、综合效益、中美技术合作等问题。 第二年5月,经国民政府批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正式成立,钱昌照任主任委员,三峡工程的勘察设计进入实际运作阶段。为了协调并调度各方面力量,由资源委员会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三峡工程的前期工作做了分工:工程勘测由资委会所属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负责,工程设计由美国垦务局负责,坝址钻探由地质调查所负责,水文调查由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负责,社会和经济调查由资源委员会负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