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9

中国校舍缘何不堪一震?

吉姆·雅德利
2008年5月25日
中国,都江堰

译者: Lennon.W 昨天 09:40:24 原文


在地震中,新建小学转眼间便崩塌。楼层破碎,砖头与混凝土块如雨点般砸向教室中上课的数百名孩子。几天之后,带着摄像机的救援者满怀好奇地姗姗来迟,一起来到的还有悲痛欲绝的孩子家长。而这时,那座四层楼高的学校已经只剩下一片断瓦残垣。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附近的建筑都没有受到严重损坏。就在十几米开外的一座幼儿园大楼只是裂了一道缝,而附近一座十层楼高的旅馆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当地的另一座学校北街中学(就读的大多是社会精英的子弟)保存完好,地方政府甚至把那里当做了灾民聚集地。

“这哪是天灾!”任荣昌说。他九岁大的儿子在倒塌的学校中丧生。他紧握着断裂的混凝土柱中露出的钢筋,手上沾满了白灰。“这钢材不行,质量根本不过关!他们害死了我们的孩子!”

到底有多少孩子在新建小学中丧生,在5月12日的地震中四川省内又有多少孩子死于倒塌的校舍,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字。然而据估计,死亡的学生总数已经超过了万人,还有可能进一步上升。惊人的死亡数字逐渐变成了蓄势待发的国内论战,满腔悲愤的父母们说,若是当初学校能建得好点,他们的孩子就能活下来了。

公共媒体对中国政府灾难之后的处理工作表示了一致支持,政府对此深表满意。上周六,联合国秘书长Ban Ki-moon在四川称赞了政府在灾后的应对措施。

然而那些倒塌的学校中的孩子们的父母们开始站出来发言了。民众意见中,对政府行为的置疑逐渐增强:是不是政府机构的玩忽职守,甚至贪污腐化行为造成了这些孩子们的死亡?政府已经发起了调查,然而出于对民愤的畏惧,审查官员会阻挠国营的媒体与网络报道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

对新建小学倒塌事件的调查显示,这场灾难本是可以避免的。这个结论可能会让部分人感到头疼不已。很多家长都称他们曾经风闻学校的安全度不足。他们说,1992年,新建小学刚刚建立时,校舍的质量本就不怎么样。在那之后,由于在当地教育机构中地位低下,加上学生大多是社会底层的子弟,新建小学一直没有获得政府重建拔款中自己应得的一份。

十年之前,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新建小学拆掉了一座单元楼进行重建。然而学校的主建筑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工程师和地震专家看了新建小学残骸之后表示,建筑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有一处缺陷是致命的:教学楼的立柱里的钢筋杆不足以支撑大楼的重量。一位专家称这些不牢固的混凝土楼层为“定时炸弹”。

新建小学对灾害的应对准备也不充分。由于校门太窄,地震之后,前来进行救援工作的救护车和其他车辆无法进入校园展开工作。最后救援队动用了推土机,挖开了学校大门,救援人员才得以进入。家长们说,他们觉得学校660名学生中已有数百人丧生。

“太惨了,简直没法说。”一位护士在新建小学的废墟上说,“到处都是死人。”

在地震中,学校总是受损害最严重的建筑。在那些对建筑规范重视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四川省的地震已经带去了60560人的生命,而那些在地震中被化为平地的学校,尤其是被山体滑坡吞噬的那些,则更无幸理。政府方面并没有给出这类学校的详细数字,然而早些时候曾经预计有7千间“教室”被毁。

为了确保主要建筑能够经受地震的考验,中国曾经颁布过国家建筑抗震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与改善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对不合格的学校建筑的改建或重建工作。然而对建筑标准的推行力度却显得有些疲软。据官方网页记载,2006年3月,四川省政府曾发表通知,称有过多的校舍安全性不足,责令各地政府部门要重视学校建设。

在中国的社会体系中,学校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父母们不辞牺牲,“含辛茹苦”地供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以期他们将来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作为回报,孩子们则负责在父母的晚年提供赡养。和在曼哈顿一样,衣食无忧的中国人从幼儿园开始便力图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中去。


几所被毁学校中,悲愤的家长们正准备筹划一次小型的示威活动。周三,200名新建小学的家长在都江堰教育部门所处的临时帐篷外举行了示威活动,要求对在地震中倒塌的学校进行调查,并指责政府部门的腐化与玩乎职守。

一位叫李伟(音)的家长说,新建小学五年级某班的60名学生中有54人遇难,他儿子也是其中之一。据他说,教育部门告诉参加示威的家长,他们过去曾就学校的安全问题向当地民政部门做了汇报,然而民政部门却对此不理不睬。

“我们想给孩子们讨个公道,”抗议行动之前,一名受害学生的父亲说道,“我们要让地方政府给我们个说法。”

贫困学校长期受到忽视

5月12日下午两点28分,当地震发生时,有20名五年级学生正在篮球场上排练舞蹈。四年级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地震发生后,附近的商贩来到学校,看到那些孩子正站在烟尘四起的操场上。35岁的陈春梅是学校旁边一家商店的老板,她说:“孩子们都被吓坏了,连哭都不会了。

主教学楼彻底被毁。学生家长、学校周围的居民和附近大学中的学生在震后赶来,发现学校里尸横遍地。住在街对面的退伍军人马强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惨不忍睹的图景。

站在学校的废墟上回忆起几天前的场景,马强说:“我们就站在死去的孩子的尸体上,水泥堆有这么高(他把手举到头的高度),那顶上有个男孩,下面是两个女孩,再往下又是个男孩,都已经死了。用了四个小时才把他们挖出来。”

一连几个小时里,自发的救援人员排成长队,搬运学校废墟里的砖头和水泥块,想清理一下现场。一具具孩子的尸体堆在街边的人行道上。那天晚上,军政部门的官员来了,命令家长和其他救援人员撤到学校之外。在许多家长心目中,军政部门如此迟缓的反应再次让他们痛苦地意识到,新街小学的地位如此低下。

“我们的很多学生都是从山区来的,”曾经在学校长期担任校长工作的邓慧英说,“他们的家长都是民工。”

新建小学座落在都江堰的市中心。就在它旁边,一座装潢精美的幼儿园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市内的另一座小学北街小学就在五分钟的路程之外,同样也没有受到破坏。这提醒人们,地理上的比邻并不代表着地位上的平等。

北街是全市最好的贵族小学,被定为省级“重点”学校,一向以其优越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而自豪。而那座幼儿园则是由都江堰的市政府直接负责建造并管理的。而多年来,新建小学则一直由当地的区政府管理,区政府的资金力量较为薄弱,也没有在改善学校环境上做什么工作。

近年来,为了减轻农民和民工的负担,中国中央政府逐渐免除了小学生的学费和其他费用。相应的,中央也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教育投资,然而主要的负担仍然由各地地方政府承担。有些地方的资金投入不够充足,另一些地方则干脆将这些投资纳为己有。

1992年,新建小学兴建之时,很多的学生家长在当地的东风水泥厂工作。公司领导为学校捐赠了40吨水泥。然而这些水泥远不能满足学校建设的需求。一位对这项工程很熟悉的老人戴川宾透露说,“谁都知道这水泥是不够的,施工过程里用了很多的沙子。”


学生家长反映,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资金,当地区政府没有聘请正规的建筑施工队,而是雇佣了大量的农民工。一位当时学校的领导加快说,工人在大雨天灌浇地基,最后造成地基倒塌,必须重建。

1993年学校开始招生,招生名额很快爆满。1998年,检查机关认为学校的办公楼质量不合格,责令学校进行重建。那时担任校长的是一位姓邓的女士,据她加快说,2006年五月,附近的工地施工的时候,学校主教学楼的地板抖的很厉害。但一直以来都没有证据表明校舍的结构存在问题,她也就一直没有向上级领导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我要是知道学校的楼不安全,怎么也不会把孩子留在这上学的。”她说。看到学校倒塌的建筑,她跌倒在地,泣不成声。

然而其他家长却有着不同的说法。他们说,邓校长和学校的其他领导已经告诉过他们学校的建筑年老失修,安全性不能保证。不过他们没有任何书面证据。一位学生的父亲说,他曾听说新建小学很快会被关闭。另一位44岁的家长朱俊生则声称,邓校长曾经向都江堰市的教育部门递交过文件,就学校的建筑质量进行了投诉。

“教育部说他们没钱修楼,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想管。”在离学校一街之隔的灾民区,朱先生坐在一座蓝色帐篷前对我们说。

“我只想说,政府没有尽到他们应有的责任。”

地震之后两周里,那位姓马的退伍军人经常到新建小学的废墟去。他在那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总是穿着地震那天下午那身衣服:切&8226;格瓦拉的T恤衫加牛仔裤。

“当官的的孩子都在那上幼儿园。”他指着那座幼儿园安然无恙的黄色楼顶说。

地震那天,马先生救出了几名孩子,但一个小女孩还是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个女孩的腿被一块沉重的水泥块压在下面,两台起重机都无能为力。她的体温已经开始下降。马先生对女孩的父亲说:“看她是要腿还是要命了。”

人们把女孩的父亲劝走了,马先生从裤子里掏出一把带锯齿的小刀把女孩救了出来。他说他在女孩的小腿上割了三刀。“她长大了要是找不到对象,肯定会恨我的。”

他并不知道女孩的名字。“每天晚上我都会梦到她,她长的很好看,也很坚强。”

致命的设计缺陷

几十年来,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建筑防震技术的重要。具体的做法包括采用高质量的水泥,浇筑钢筋混凝土,用结实的捆绳固定钢筋,保证楼层、墙壁和立柱的联结完好。对立柱要特别的注意,好的立柱可以让房屋在地震中只是左右摇摆,不至于倒塌。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上的建筑数量增长非常之快,其中有不少是匆忙间建立起来的。工程专家们已经开始关注这场地震中倒塌的建筑到底有多少应当归咎于质量上的缺陷。这场地震非常强烈,据测定震级为里氏7.9级。这个级别的地震的确会为建筑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害。然而工程专家们仍然认为,新建小学及四川的其他学校在地震中的表现过于脆弱。

《纽约时报》在网上邀请了六位建筑和地震专家分别分析了新建小学在地震中倒塌的建筑照片。他们不约而同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教学楼中承重水泥柱里的钢筋质量不过关。另外他们还认为教学楼里用空心水泥预制板搭建的楼层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

1976年,中国唐山发生地震,整个城市被毁,24万人丧生。然而唐山市当时所采用的空心预制板建筑结构由于价格便宜,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北加里福尼亚也有一些这种结构的建筑物,在1994年的地震中同样受到了严重破坏。

“如果这些预制板与侧面墙体之间的固定不够牢固,就像照片里这样,整个建筑就非常不结实,地面一有晃动就会倒塌。”德克萨斯州A&M大学的工程学副教学马利·贝斯·霍斯特在电子邮件里说。

如果这些部件没有组装好,那么就会“非常危险,如同定时炸弹一般。”抗震设计专家肖延(音)说。

专家认为,新建小学最主要的设计缺陷在于教学楼的水泥承重柱中没有足够的钢筋做支撑。无论是钢筋支柱还是用来固定支柱的绑绳数量都远远不够。而且,更严重的是,用来连接楼层地板与承重柱的钢筋也不过关。

来自ARUP(一家国际设计顾问公司)伦敦部的防震专家段小年(音)说,如果没有牢固的固定设施,楼层里的水泥板在地震中很容易断裂,“就像积木房子一样。”

中国政府已经知道很多学校的建筑安全性能不足,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2001年,国务院(中国的内阁机构)拨出大约15亿美元的预算,用于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村学校的危房进行整修重建。2006年,四川省政府也曾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建筑质量不合格的学校进行查封。

省政府的通知中警告道:“不安全的建筑是目前各学校的主要安全隐患。近来所有有人员伤亡的事故全是由于校舍倒塌引起的。”

本月的震灾之后,肖博士亲自奔赴灾区。经过调查,他发现新街小学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他认为,造成大范围学校倒塌的原因是当地学校的建筑并不符合国家的建筑抗震标准中最严格的规定。他指出,中国建筑设计的抗震标准分为甲到丁四级。甲级标准是为最“重要”的建筑庙宇的,需要满足更为严格的设计标准;然而大多数学校的设计等级仅为丙级,这表示不需要采取更多的抗震措施。

地震发生之后,一些建筑材料商人和建筑商出于职业上的好奇心来到新街小学考察。从附近的梅川市赶来的一位建筑商发现了教学楼中出现问题的支柱和地板。他从废墟里拣起一块水泥块,用手它掰开搓碎。

“沙子和水泥的比例不对。是劣质的材料造成了大楼的倒塌。”他说。

讨还公道

上周三,新建小学的家长们在网上发出了请愿书。他们要为自己的孩子讨还公道。当地警方曾保证要做出调查,但家长们并不满意。他们准备再次举行抗议。

在中国,学校是希望的代名词。家长们不会明着这么说,但他们的确把上学当成了自己孩子的唯一希望。新建小学很多学生家长工作的那个水泥厂在学校建设过程中捐献了部分水泥,后来于2002年破产。那些家长们现在只能靠救济金和打工的收入维持家庭。

廖敏惠对自己的女儿抱有很高的希望。他知道新建小学不是什么好学校,而如果让女儿上更好的学校,将来的出路也会更好一些。所以他一直想把女儿转到北街小学去。他说他为了女儿的转学已经花了几千块钱,然而都无济于事。现在,他女儿已经丧生在新街小学的废墟中。

“我下了很大的劲,找了每一个我认识的朋友帮忙。”廖先生说,“那学校的什么都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校设备也是。”

41岁的江学正个子不高,身材瘦削,行为举止经常有失礼仪,这些都表明了他的乡下出身。他的家乡是200里外的一座小城。最近十来年里,他一直在都江堰卖水果,维持乡下一家人的生活。正因如此,他与自己的儿子分居两地已经八年了。

去年,江先生想花钱把他的孩子转到市里的小学。他选择了新建小学。对他这样的农民来说,像新建这样的城市学校对自己的儿子来说意味着往上爬的台阶。为了办转学,他花了一万多块人民币(1400美元)。去年九月,他九岁大的儿子开始在新建小学上学。

“我父母还在乡下住着,但我想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江先生低着头,一边哭一边说道,“我等了八年,终于把儿子接来了。”

“这下我连儿子都没有了。”

来源:http://feed.yeeyan.com/articles/view/Lennon.W/8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