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7

独角兽资讯 2

会 思 想 的 苇 草

黄钟:中国需要思想宽容

我们每个人既是宽容的对象,也是宽容者。
宽容产生思想的多样性,多样性也要求宽容。任何人都有宽容的需要。也许你认为多样性就意味着思想混乱,只有整齐划一才能消除纷争。
其实,我们在这样想的时候,别忘了问一下,按谁的标准来统一?是你的,还是我的?恐怕谁也不愿意,只能说别人允许说的话,写别人允许写的文章。谁都会反感被别人强制,因为你不愿做学舌的鹦鹉,被人操纵的傀儡。尽管谁都认为“我”不应被人管制思想,但有的人却又认为“人”的思想应该统一。
宽容是对所有“我”的一视同仁。
不过,一些人还是愿意从不宽容中获益。在思想和理论中,常常有人喜欢以圣人或圣人代言人的身份发话,显得高人一等。我很担心,我也很害怕。
因为圣人是受法律保护的,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是每个人的义务,当有人说,根据什么主义,按照某种理论,如此这般时,在违法和昧着良心之间,我没有别的选择。如果缺乏勇气,我就只能要么辩解自己一向是坚定的圣人信徒,要么就反驳那违背了圣人的原义。说话、写文章总是胆战心惊。而且只要对照自己的思想观点,无论如何都逃不掉思想罪的嫌疑。 (阅读全文)

徐贲: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当今中国的信任匮缺和转化

承诺和信任是公民国家中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自由而平等的公民自己决定他们愿意服从谁、信任谁,服从什么样的法律制度、信任什么样的制度,这就是公共政治合法性。没有公共权力和人民主权之间的自由承诺和信任关系,便没有公民国家的合法性。无论是从公共道德还是从权力合法性的角度来看,都可以说信任是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公民社会中,联系社会群体成员的不只是公众新闻、公共事件、共同遵守的法规程序以及共同认可的公共权威,还有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集体认同。
卢梭曾这样问道,人们怎么才能生活在一个有秩序的群体中,但仍然“自由如初”?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社会契约”[1].契约就是承诺和由此建立的人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承诺并信守诺言,就可以在不侵犯个人自由的情况下建立起集体秩序。在卢梭那里,承诺体现的是自由的精神,因为人在强迫的和不自由的条件下所作出的“承诺”是算不得真承诺的。承诺是在可以承诺也可以不承诺的情况下由个人的自由意志所作的选择。守诺体现的也是自由的精神。我因守诺而言出必行,我做某事是因为我自己对此有承诺,不是别人逼我做的。当然,在契约关系之外,还可以存在某种保证契约得到履行的强迫或惩罚制度,如法律。但是,一旦契约必须依靠外在制度的力量来实行,契约的自由性质也就发生了质变,契约就此不再是承诺,而变成了约束。 (阅读全文)

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

杜赞奇(Prasenjit Duara )曾以中国社会史材料出色地描述与分析了20世纪上半期国家政权在乡村的建立过程。他指出,“晚清国家政权基本上成功地将自己的权威和利益溶合进文化网络之中,从而得到乡村精英的公认。”而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政权完全忽视了文化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并且力图斩断其同传统的、“落后的”文化网络的联系,从而丧失乡村精英的沟通与支持作用,并导致“国家政权内卷化”的后果。[1]
与这种过程和逻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宗族等传统社会组织和传统的民间宗教等文化象征体系,进行了更彻底的摧毁。也就是说,杜赞奇所说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受到了更彻底的破坏。然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国家政权建设”和“民族形成”过程却发生了。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普通人与国家的关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造,一种“总体性社会”的框架得以形成。在这种总体性社会中,普通人与国家的关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发生的?
我们的分析表明,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1949年之后,“诉苦”和“忆苦思甜”权力技术的有意识运用,如何对农民日常生活中那种较为自然状态的“苦难”和“苦难意识”加以凝聚和提炼,从而使其穿透日常生活的层面,与阶级意识并进而与国家的框架建立起联系的。 (阅读全文)

哈维·曼斯菲尔德:言论自由的代价

丹斯结束本书时说在大学保持言论自由是个“微妙的平衡行为”,但是他也说它的辩护者需要有“必要的激情”。问题是言论自由的激情往往在平衡的考虑中冷却下来了。热情的言论自由辩护者被吸引到极端的情况来检验第一修正案的边界,要求辩护者做出勇敢的努力来宽容他所厌恶的言论。正如伏尔泰从来没有兑现的诺言:要拼死维护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说话的权力。这是做秀不是平衡。丹斯自己在1985年写过一本关于在Skokie的纳粹的书,结论说,关于平衡,激进的污蔑不配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他说,他改变了主意,因为他开始怀疑大学管理者在保持微妙平衡方面的能力。
这个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学管理者被灌输进推行敏感性的思想。但是让丹斯感到担心的言论规范不在于过去言论自由在大学里的最糟糕危险,现在也不是。那些规范限制恶毒诋毁别人或发表尤其是不受黑人,妇女欢迎的下流言论显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按政治正确的精神它们被解释为要在大学产生让人麻木的观点的同质性。这个精神证明是非常有害的。言论规范背后的敏感性观点同样可以导致政治正确,因为有必要决定应该对谁敏感。对黑人或妇女敏感就给了他们权力在高兴的时候就可以觉得受到侵犯,并进行还击。除了有义务的不敏感,他们不需要敏感性,他们被鼓励做出愤怒的反应,每当他们情绪不好的时候。 (阅读全文)

赖建华:在深思熟虑与政治权力之间──读《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开篇曾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2 这是一个直指人类政治社会起源的根本性问题:除机遇和暴力这两种非理性的模式外,人类社会能否通过第三种理性模式──基于深思熟虑的自由选择──来建构政治权力?汉密尔顿执着于斯,美国的制宪历程印证了此。纵观美国宪政史,美国宪法的制定与通过是就是分为深思熟虑与自由选择两个过程的。换言之,立宪决策程序和批准程序是分离的。「费城会议的权威不是建立、创建或者制定一部宪法,而是推荐一部修订过的宪法,供邦联国会和若干州的立法机关考虑」3。而立宪设计、建议程序与立宪批准程序的分离,意味着「在批准选择作出之前介入了审慎思考的程序」4。 因为只有经过审慎思考的宪法,作出批准选择才是可欲的、有意义的。也只有经过理性反思、介入了审慎思考的政治权力,才有存在的合理性。 (阅读全文)

仇德辉:世纪难题“休谟问题”的破解

休谟问题主要是指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不能从事实命题直接推导出价值命题;二是价值判断不能被科学所认识和证立。对于休莫问题的争论主要表现在自然主义与非自然主义、直觉主义与不可直观主义、情感主义、规约主义、描述主义等几大流派之间。而这些流派可以归纳为两大基本学统,即认识主义和非认识主义,前者认为道德命题是有意义的,可以被认知和确证,而后者则怀疑前者的看法。 (阅读全文)

在 屋 顶 上 翻 书

唐德刚:海外中国作家的本土性

从世界文化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华民族实在是个“爱好文学的民族”(a nation of literature lovers)。在19世纪以前,我们用汉文、汉语保留下的文学作品与文学史料,实非其他任何语言所可望其项背。
古人说“六经皆史”,但是在一个学现代比较史学的人看来,我们传统中国,官私作品,实在是“百史皆文”。写历史、写函札、写公私文告,首先注重的便是修辞和文藻。上法堂打官司、到朝廷告御状,往往只要你文字铿锵,官司也就打赢了一半。
这种风气滥觞的结果,往往就以辞害义,在叙事的精确性上和在论理的逻辑性上,都受了影响。汽车两三辆,朋友七八人,讲起来多么顺口、好听、有文学情调,管他是两辆还是三辆、七个人还是八个人呢!
因此做“马虎先生”也是我们生活方式中的“本土性”之一种吧。 (阅读全文)

邵建:国家与个人观念的大角逐

1894年,犹太裔的法国陆军上尉德雷福斯被指控向德国出卖军事情报,军事法庭裁定其叛国罪成立。事实证明这是一起冤案,但,因为德雷福斯的犹太人身份,法庭拒绝重申。于是,法国知识界乃至整个法国裂变为两派:力主重申的德雷福斯派和反对重申的反德雷福斯派。一个司法案件就此演变成举国轰动的社会政治事件,并对法国的20世纪史造成久远影响。用100年后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话,它“像犁的刀口般分裂了法国社会,分割了家族,将国家分成敌对的两个阵营”。而且直到希拉克说话的上世纪90年代,近70%的法国人认为:从德雷福斯事件中得到的教训仍然引起人们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捍卫公共正义
作为一外邦人,读完书,我的兴趣也在从这个事件中习得教训。以我而观,该事件的最大教训不外这样两条,一是法律程序的缺失,二是盲目的爱国主义。
军方的指控基于一张被撕碎的纸条,它被笔迹专家认定是德雷福斯的笔迹(即使如此,也有其他的笔迹专家不赞同这样的指认),然而在军事法庭上,出于反犹的偏见,它却成了定谳的证据,而且是惟一的。 (阅读全文)

王晓建:中国“内部书现象”

“内部书”颇具中国特色。一般说来,在各种“内部书”的封底、版权页或扉页上,有时标作“内部读物”,有时注明“内部发行”,有时冠以“供内部参考”等字样。据我的考证,“内部书”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解放前,党内也出版过少量的“内部资料”、“内部读物”),大行其道于60年代,70年代初叶、中叶发展至全盛期,改革开放后逐渐衰微。
“文革”以前出版的“内部书”,大致有四类:第一类是美、英、德、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人物或学者所写的书籍,如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回忆录》,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英国学者的论著《从列宁到赫鲁晓夫》,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德国学者哥尔维策尔的《黄祸论》等。第二类是苏联、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员或学者所写的书籍,如《赫鲁晓夫回忆录》、《社会主义与战争》(南斯拉夫卡德尔著)等。第三类是中国的“问题人物”所著,如张国焘的《我的回忆》、王凡西的《双山回忆录》、王明的《中共五十年》等。第四类是全国政协和各省政协编纂的《文史资料选辑》以及党史部门编纂的党史资料辑等。 (阅读全文)

邵燕祥:梁南和雷雯:两个黑龙江的苦役诗人

……一九七八年七月十八日,我在青绿的宿营车上被太阳召唤起来,看看手表,刚到五点。北国边境,三点破晓,五点就日上三竿了。明媚的天气,会引起人诗的感觉。我提前吃了饭,到连珠山车站从不通火车的三道上散步。……走着走着,思想渐次进入广博无涯,浩茫如烟的境界,思之所至,难以控制,以致涉入多次惊叹不已的大海,一步跃入贝壳与海的依存关系上,并在这种依存关系上转开无法遏止的圈圈而仿佛甚有所得。我不知道,我已进入僧人们说的“入定”境界,人如坐在造化神乎其神的净瓶圣境,耳外的声音世界死亡了,眼外的茫茫世界也无形了。死神走近了我,所以,尽管火车在背后发疯鸣叫,我却一无所知,一无所闻。当我左脚着地,抬起右脚,欲跨铁道线时,冲击而来的火车,一下将我抛物线似的猛击出七米之外,我休克了。那时六点左右。
火车迟一秒到,没有悬空的右脚,那就会双脚着地,必死在线路上无疑:那天火车头是倒开着挂的车厢,水箱的大平面在前,否则,亦死无疑……
我被抬上卡车,急驰到二三十里外的密山县医院抢救。头被撞破,血染衣襟,缝了七针,右肩胛粉碎性骨折,肋骨多处骨折。诗也被撞跑了。八点左右,给我缝最后一针时,我苏醒了过来。
梁南这次“死而不死”的经历,在目击其事的人眼里,却是“旁观者清”。他这样追述工友们的感受: (阅读全文)

王小峰:学术超男易中天如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那么,易中天怎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首先因为电视的介入,概念出现了变化。一方面,易中天这样的大学知识分子通过电视传播,改变了他的学者与学术身份,变成了大众文化的传播者。既然进入大众传媒,他的身份就不再是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借历史人物,靠表述能力,他讲的是大众需求的人性善恶、人际关系,甚至想象中古人之间有趣的家长里短。这样的讲坛,不再是大学背景,也就不需要考虑大学传播所需的文化台阶。而讲坛所面对的大众,却又看到主讲人的学术与学者身份,他们为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前提,接受的又是主讲人身上的教授背景。
严格说,这样的传播通过了一种概念偷换。但这也不算什么,就学术而言,本身就需要普及,让学术通俗易懂总不能被指责。对大众而言,本来听的就是热闹故事、或者这故事能说出的浅显道理。你可以批评易中天的学术层次,但他说,我本来做的就是普及,我反叛的就是脱离大众的学术。你也可以感叹那些"粉丝"们如果能阅读《史记》、《三国志》,就不会再有那样盲目的崇拜,但他们说,既然易教授能把它们讲得那样生动,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读那些已经死去的难读的古书?再说,即使白话本的《史记》与《三国志》,也不会有易教授讲得那样传神。 (阅读全文)

张梦阳:“改造国民性”:鲁迅先生的70年记忆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这是鲁迅先生在逝世前14天发表的《“立此存照”三》结尾语重心长地说的一段话。所以,鲁迅先生的这段肺腑之言,实质上是他作为民族的魂魄,给终生挚爱的同胞们留下的最后的遗嘱。
那么,鲁迅先生所说的希望翻译的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呢?
这部书的作者Arthur H.Smith,音译为阿瑟·享·史密斯当时译为斯密斯,是美国传教士。生于1845年,死于1932年。前后共在中国居留50余年之久。中国名字是明恩溥。他所写的最著名的代表作《Chinese Characteristics》,日本译为《支那人气质》,中文可译为《中国人气质》或《中国人德行》。其写作过程是这样的:1890年,史密斯积在中国传教22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气质”为总题,在上海的英文报纸《中国北方每日新闻》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最初并没有打算广泛发行,然而这些文章不仅在中国和东方广为传播,很快销售一空,而且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也引起了很大的兴趣,纷纷要求作者集印成书。于是,《中国人德行》一书就在1894年由美国佛莱明公司在纽约出版了。继这本书之后,作者还写了《中国的农村生活》、《中国在动乱中》等书。这些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 (阅读全文)

平 准 书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家的道德准则

尽管对现实世界的实证分析指引并限制着我作为一名经济学家的每一个行动,我从未真正忘记对结果的道德准则的关注。我的准则很简单,就是支持处于劣势的人们,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憎恶不平等。
我不能将这一道德立场归功于我自己。我的父母是“自由派”,我就是在这样的世界观影响下成长的。这一信仰很容易坚持,我的收入超过平均数后,我也并未产生什么负罪感。我也没有将我所有多余的外衣送给只穿着衬衣的陌生人的冲动:这么做的话父母可能会认为我愚蠢,如果因为没有这样做而在夜里辗转反侧就更是神经过敏了。自由派人士确实认为自己对分配上的公正负有某种个人义务:但比私人的慈善行为重要得多的是,在任何涉及公共政策的时候,要在公平原则的指导下来考虑有关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截然相反的观点。正如我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和朋友亨利·西蒙过去常说的:“任何好的事情都值得为之付出某些代价。所有的事都应被推动得高于收益递减点(否则,为什么不把它进一步推向深入?)。” (阅读全文)

万兴亚 刘世昕:烟草中层干部年薪30万 垄断业收入为何这么高?

一场由劳动纠纷引起的索赔案,却意外地爆出了烟草行业的惊人收入——杭州烟草中层干部年收入达30万元。
在南方某省工作的小李,近来一下子感觉手头宽裕起来了,自他从省政府机关调到某银行工作后,月收入便从原有的不到2000元一下暴涨到4000多元,而这还不包括价值1000元的理发卡、一年20张电影票以及不用花钱的免费工作餐等福利。
据该省统计局2006年1月25日发布的《200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该省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14162元。换言之,该省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1180元。计算一下可知,小李现在的月收入是该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近4倍。
在“北京移动”工作的师先生则告诉记者,他们单位像他这样工作满5年的正式员工,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
事实上,垄断性行业职工除收入高外,还有看不见的、没有反映在账面上的各种福利待遇,由这些福利待遇导致和衍生的行业不公平,更是广受诟病。 (阅读全文)

吴向宏:美国是怎样让老百姓住得起房子的

“居者有其屋”是美国政府的法定目标,如1998年的《居住质量和工作义务法》就明确指出:“国家应推进如下目标:……为所有公民提供体面的、负担得起的住房。”这里的要旨是“负担得起”。美国政府认为:如果一个住户的年住房开支超出年收入的30%,就属于“住房负担过重”。目前,根据统计,上述比例在美国住户中已经平均降低到了23%。也就是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负担得起的住房”的目标。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总结了美国政府的住房政策有三大支柱,其中第一个,就是让老百姓更容易获得房贷。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无钱购买某种商品,最好的救急措施,就是借钱给他。如果我们自己不方便借给他,则至少应该鼓励别人——比如说银行——借钱给他。以此类推,当老百姓普遍买不起房子的时候,政府应当鼓励银行向老百姓贷款,设法降低贷款的首付和利息,而不能反过来收紧贷款。 (阅读全文)

宋国青:紧缩总力度调整等等看

上半年的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比较高,一个说法将这个情况与五年规划“开局年”联系起来。对这个说法的最简单的回应,是举出上一个五年规划“开局年”即2001年的例子。
按别的度量方法,2001年是1991年以来中国经济最“冷”的年份,增长率也是比较低的。如果说这是偶然的,那么附表的数据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在过去25年的五个五年规划中,第一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是最低,而不是最高。
最高的是第三年,这是政府换届的年度。虽然说现象如此,但完全可以认为是偶然的。附表罗列了25个年度的增长率,为的是简单看出“规律”后面的偶然性。表中用黑体字标出了1989年到1994年的六个增长率——这六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很多年以来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对于表中计算的平均增长率来说,六个黑体数字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用1989年的风波和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来解释这六个数字,至少比五年规划或者政府换届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阅读全文)

230个人与一匹马的故事

在一般人看来,拥有一匹赛马是西方上流社会的特权,主要原因当然是费用高昂,轻易玩不起。因此在赛马场上只能看见传统意义上的有钱人,他们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祖上获得遗产,比如英国世袭贵族,一种是新兴产业巨子,比如中东石油富豪。事实上,全球最富有的赛马主人就来自迪拜,他作为家族首领,过去25年投资数十亿英镑寻找和培养最出色的赛马,然后送去参赛。单是为了参加2007年英国大赛马日这项全球最受瞩目的赛马比赛,他就以自己和妻子以及两个弟弟的名义,总共给180匹赛马报了名。
不过,这种印象在2005年6月4日遭到颠覆。当天,也是在英国大赛马日,这个由英国德比伯爵在1780年创办的约有10万人到场观看的经典赛事,一匹叫做“发动机”的赛马夺得冠军,而在它凯旋的时候,不是一个有钱人,而是230个男女为它欢呼喝彩。
是的,他们都是赛马“发动机”的主人,一共230位。这也是英国大赛马日第一次出现的盛况。(阅读全文)

亲爱的经济学家:妻子也是经济资产吗?

亲爱的经济学家:

我生活在一个奇怪的欧盟(EU)国家,在这里,一位议员在国会要求填写的财富声明中,将妻子(一位家庭主妇)列为经济资产。他这么做对吗?他的妻子也是人,这对她公平吗?

米罗斯瓦夫·瓦西莱夫斯基

波兰,华沙 (阅读全文)

诗 意 中 成 长

公民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公民教育,其实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之初。
据周雁翎考证,上海群益书社1913年翻译出版的《美国公民学》,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公民读本。此后,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熊子容主编的《公民教育》,成为中国自己编写的最早的公民课教材。在“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教育实践中,中国曾长期开设过公民教育课程。
据著名学者丁东先生介绍,在国民党当政时期,“党义”、“三民主义”等课程靠政治权力进入学校,要取代公民教育,但在实际教育当中,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一是当时此类课程的课时很少,二是教员并不认同。特别是在大学里,许多“党义课”的教员一到课堂上,首先说的一句话就是:“兄弟的课是奉送的。”
丁东介绍,早年商务印书馆在不同时期出版的各种公民教科书,除了后来加进了三民主义的内容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大体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公民教育体系中,并非“党义”至上。譬如对政府的认识,其中一章是“政府之弊端及险象”,主要讲对政府之弊端需保持警惕。这也是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的公民教育,一直持续到1948年。其后从课程体系中逐步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政治教育。“‘公民’变成了‘人民’,其实这两个词并非相同的概念。当然,从‘公民课’到‘政治课’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转换。”周雁翎说。(阅读全文)

麦肯特:管理工作进化本质 跨世纪的领导特质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不断地研究组织领导人物的举动,尝试记录并澄清他们做了什么、为什么他们如此表现,以及他们的决策如何影响个人以及企业等等。一开始,我并没打定注意要专注于“领导”这个议题,说实在话,这个字眼并不常在我的早期著作中出现。然而,我的努力方向终究被带到领导,这说明了“管理”工作的进化本质。
经过十四个正式研究报告,超过1000次现职高阶主管的面谈以及无数的调查分析后,我深信目前绝大多数的组织缺乏适当的领导。这种不足的情况十分严重,不只是10%,而是200%甚至400%,而在组织层级上上下下有更多的职位缺少领导。这不是因为没有才能、缺少斗志的人占着管理职位;相反地,通常是聪明又努力的老手拼命想做一些自认为对的事。在这些人当中,只有极少数具有企业、政府或其他地方所需要的领导能力。
有些人认为,缺少高品质的领导能力是历史过程中的常态。这种说法不全正确,可以确定的是,21世纪的竞争环境将是多变的,只有仰赖更多的领导才能使企业茁壮。当缺少所需的领导能力,组织将停滞不前,失去方向,甚至落入悲惨的结局。 (阅读全文)

范学德:美国学生这么过暑假

六月九号那天,儿子和女儿所在的学校就开始放暑假了,假期两个半月,这么长,填满时间是个大难题。今年不带他们回国,只好在本地安排各种活动。学校没有留一篇作业。
教法语的老师建议我们把孩子送到暑期语言学校去,两个星期,在靠近我们伊利诺伊州的密西根州。征求儿子意见,他没兴趣,说学不到什么,不去。著名的西北大学,离我们家只要开车半个多小时,也有青少年的暑期节目,是数学和语文课的,属于加强班性质的,儿子也一挥手,No,又免了。学校乐队的老师,建议我们在暑期为孩子请一个私人教师,教吹黑管。挺贵的,还在考虑之中
最后选了 YMCA 的暑期学校。星期一到星期五,从九点到下午四点。要是父母有事,也可以早点送晚点接。一个星期,一百四十美金,这还是打了折扣的。
每天的活动不一样,游泳啊,野餐啊,打球啊,漫步阿,这些节目都必不可少。但这个暑期学校最有特色的活动是社会活动。YMCA最初是由基督徒创立的,面向青年人,但现在已经成为大众体育活动中心。下面是这一周的活动表格。参观银行,参观警察局,学做面包,到医院去找照料病人,到湖边去清理赃物,并且,自己承包一段海滩,以后经常来这里清扫垃圾。 (阅读全文)

笑书:回到原点的培训

我们开展任何行为时,总是从某个原点出发,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实施一些步骤后,最终又将回到原点,以满足我们的初衷。这个原点既是出发点,又是终点,既是原因,也是目的。然而,人类的行为总是在不断的探询中迷失在对各式各样手段的执着中。总是容易错将手段当作了目的,总是渐渐沉溺于将这些手法做得更加华丽和复杂,而淡忘了我们因何而做。
在管理行为中,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不可否认,对于管理技术的持续研究和细节的不断完善,对于推动各项管理工作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若淡忘了原点,则很容易渐渐脱离原来的轨迹,陷入为管理而管理的怪圈,反而阻碍真正发挥管理的功能。
管理回到原点,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不能忘记,那就是“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然后在各个管理领域各自衍生出具体的内容。
回到原点意味着必将挤掉许多务虚的泡沫,减少很多大谈理论的机会,从而使得管理者必须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投以更加专业的精神,以真正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阅读全文)

苦丁:何不多给孩子一种选择

前些天,我女儿做一个阅读题。文章讲一伙侵略者遇到一个村妇,想讨水喝,但只有一罐水,军官就让村妇和她的女儿先喝。最后,村妇和自己的女儿先喝下了她已经下过毒的水。然后,是所有的士兵也都喝了。按通常的理解,也按我这个从中国各种各样的考试里闯关成功者的理解,文章当然是在歌颂那个村妇的爱国,歌颂她不惜牺牲自己和女儿的生命,也要消灭侵略者!女儿这个阅读题的问题是:那个军官为什么要让村妇先喝水?
面对这个题目,女儿有些疑问,提出了两种看法:一、那个军官是出于礼貌,要让村妇和她的女儿先喝水,然后自己和士兵再喝;因为他是对妇女和儿童的爱护。二、那个军官怕有毒,所以这样做。
女儿问我答案该怎样写才合适。我只好按自己的经验和通行的考试标准答案来提示女儿,哪个才是“正确”的答案。但过后,我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时,我问自己:我真的能用这个答案说服自己吗? (阅读全文)

惠铭生:美国的下级为何不怕上级?

从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5名中国四川省官员分别在美国佐治亚州和明尼苏达州接受理论培训,并进入州政府部门“顶岗实习”。赵世勇是四川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顶岗实习中担任明尼苏达州农业厅厅长助理。期中,他诧异地发现,农业厅厅长和市场处处长一同出差考察,各订各的宾馆,各打理各的事情。“处长根本不管厅长”。(《中国青年报》7月26日)
美国的“处长”为何根本不管“厅长”?按照赵世勇的“逐渐理解”,是因为美国的“处长”认为:你是雇佣我的上级,“I’m working for you”,那我把职责范围以内的工作干好就是对你最大的负责。至于鞍前马后的事,并不是我的职责。因此,“处长根本不管厅长”,作为处长,认为理所当然,我也相信作为厅长,也会坦然以对。 (阅读全文)

野 史 亭

三十年前7月28日的回忆──唐山大地震

当年我八岁,放暑假回到离城二十公里以外的乡下老家,跟奶奶、二哥、二叔家的弟弟四个人睡在一张炕上,永远记得那一天──1976年7月27日!
农村的生活是非常枯燥的。那天非常热,二叔家的鸡、兔子都热的烦躁无比,我们这些孩子大口喝着冰凉的井水,在大人们呵斥下上炕睡觉,几乎每个人都脱得一丝不挂,但实在太热了,很久都无法入睡。
半夜,朦胧中奶奶叫我起床撒尿,迷迷糊糊在尿罐子里滴了几滴,躺下后忽然觉得冷了,就用脚勾脚底下的夹被,勾来勾去勾不着,就越加烦躁,又不想起来,所以就更加睡不着了,只是闭着眼睛翻来翻去。
突然,窗外一片闪电,心理想:怪不得这么冷,原来要打雷下雨了。可是隐约觉得不对──闪电一般就是一闪而已、怎么这个闪电时间有点长啊。大概有几秒钟的功夫,闪电熄灭了,可是从枕头下面传来了一种声音,那是一种从未听到过的声音,非常沉闷、就像一头巨大的牛在井底的叫声,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毛骨悚然,那真是让人窒息的一种恐惧。三十年过去了,那种声音仍然响在我的耳边,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 (阅读全文)

唐山大地震时当时媒体的报道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大地震。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统稿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其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一般来说,每当灾难发生时,受众都想尽快了解这场灾难造成的破坏程度、伤亡人数、影响范围等,同时及时和如实的报道也便于灾区尽快得到救助或防范灾情的扩大及再次发生。
可是,这则消息对地震灾情的报道却较为简约,导语上只有十几个字的概括陈述作为新闻由头,而对受众最为关心的受灾情况,如房屋倒塌多少,死亡多少人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只有一句“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重点却放在人与灾难作斗争上,即放在毛主席、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如何关怀灾区人民,如何带领灾区人民抗灾救灾方面。
灾情被隐瞒了,受众对这场地震的知情权被媒体无情地剥夺了。直到事隔三年之后的1979年11月17日至22日召开的我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才首次披露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死亡人数。于是会议闭幕第二天即11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来自此次会议的新闻《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这条轰动全世界的新闻在人们几乎快要对此事渐渐淡忘的时候才姗姗来迟,新闻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旧闻”逸。(阅读全文)

任复兴:[独角兽原创首发]《天朝的崩溃》的文字差错及其他

《天朝的崩溃》出版后,被国内学者高度赞扬,袁伟时先生称:“同好些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朋友一样,读来一再为他的深邃思想和严谨史笔所震撼。‘十年内不必再研究鸦片战争了。’‘研究也白搭!’这是一位友人亲耳听到的两位优秀史家的对话。也许有点情绪化,说得过于绝对,但的确表达了不少研究百年中国的学者对这部杰作的强烈感受。”(《路标与灵魂的拷问》编后余绪》)
窃以为,天朝崩溃的过程,也是中国现代转型的过程,观念更新的过程,即陈旭麓先生所说的新陈代谢。这个过程不单纯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对晚清中国人观念的更新,对由华夷观念转变为平等外交观念,由专制思想转变为自由民主思想等,时下探讨得还远远不够。中国堪与日本的福泽谕吉比肩的杰出思想家徐继畬,至今受着冷遇。这也是我二十年来不惜一切涉足并非自己专业的近代史领域的动因。《天朝的崩溃》书末,对参与鸦片战争的中方人士思想上所受到的冲击及其反应,似乎有所低估。 (阅读全文)

外交档案解密:新中国刚成立,国外求援信纷至沓来

新中国刚成立,国外请求援助的信函便纷至沓来。
“越南请求中国援助大米事”,“关于老挝要求我国提供经济援助问题”,“关于也门要求援助事”,“几内亚高官要求我经济援助等谈话记录”,“印尼要求我援建纺织厂事及印尼工业部长为此拟访华事”……外交档案显示,某某国“要求中国提供”、“请求中国援助”、“请求我给予”、“要求我援建”、“要求我派”,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驻外大使馆来电及外交部上送报告中的常见字句。
向中国要钱要粮要物或援建工厂的要求,不少是国家元首亲口提出的,他们或找我驻外大使,或直接专门致函我国领导人,还有的以国家政府或外交部给我国发照会的方式,商谈和办理“援外”事务;在当时我国外交部和外贸部等政府部门、驻相关国家大使馆的工作中,这一项占有不小的分量和重要地位。 (阅读全文)

吴敏:“老高三”四十年情结

转帖者任复兴按:这篇同龄同届人对老高三这一群体的命运作了描述和思考。昨天是本人六十虚岁生日。今天将此文细读一过,老泪纵横。记得我们66届是第一次将解析几何的课程下放到高中,山西印的《解析几何》印数好象是7000册或9000册。全国老高三也不过几十万人。
在新中国的编年史上,作为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高、初中在读学生简称的“老三届”,是一个同幼稚、盲从、狂热、不幸、磨难、倔犟等字眼,同“红卫兵”、“大串联”、“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等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着的一批人。而在这一批人中,作为1966年高中毕业生简称的“老高三”,因为在“老三届”中届次最高、年龄最大,是当年的一群正在“跳龙门”而又被全部重重地摔到了无底深渊的“鲤鱼”,其经历更坎坷、更具有悲剧性,在心理上遭受的创伤更明显、更严重。就某种意义而言,可以说,在绝大多数“老高三”的心目中,1966年都是一道渗透着殷殷血迹的深刻刀痕,都是一个使人生轨迹骤然转向彷徨、痛苦和不确定性的命运“拐点”。俗话说“六六大顺”,然而,1966年,对于“老高三”、“老三届”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而言,无疑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劫难。我虽然不知道其他“老三届”和似乎很健忘的一般中国人,会不会将1966年牢牢地铭刻在自己的心里,但是,因为我也是一个“老高三”,所以,我真切地知道,绝大多数“老高三”几十年来的人生道路都走得很崎岖、很艰辛,都有一种终生难以痊愈的一想起1966年就会隐隐作痛的“心病”,就像因刀斧棍棒砍击而留下的疮疤会在阴雨天难以忍受地疼痛一样。 (阅读全文)

中药静脉注射剂残害中国人民达三十年之久

鱼腥草事件是一起中药静脉注射剂残害中国人民的严重事件。受害人及其家属应当起诉中国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和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国赔。两局的局长和有关当事人应当被绳之于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教授在健康报上告诉我们,鱼腥草静脉注射剂含有48种化学成分(见附件1)。而国际通用的静脉注射剂只允许有一到五种化学成分。比如,盐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盐,糖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糖,糖盐水含两种化学成分。糖盐水再加一种抗生素就是3种化学成分。如果再要加一个药进去(第4种化学成分),就要查配伍禁忌。(查配伍禁忌的理由就是有可能会出事。)
而中国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和中医药管理局把国际准则,人体(肾脏)只能同时接受5种化学成分以下的科学标准,一下子提高到48种,他们的根据是什么?今天我们看到的后果是:含有40-50种化学成分的中药静脉注射剂中,植物蛋白造成过敏死亡,太多的化学成分和对肾脏有毒的化学成分让肾脏无法处理造成急性肾脏衰竭死亡,化学成分中有破坏红血球的毒性造成急性溶血死亡等。(阅读全文)

文 字 岛

吹笛在湖北:这如苇间风一样的祈祷声吹过!

一则短文,纤细摇曳像苇草一样。帕斯卡仿佛隐身在苇草从中喃喃祷告:“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常说道者,心也;德者,行也。帕斯卡说思想是一个道德原则,其实就是说思想是一个“人的原则”。 思想与否,关系到人的生成与否。思想的意义不是在于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历史问题等其他的什么问题,而是在于人的生成问题。思想的核心品质,说到底是人的核心品质。没有思想就没有人,不思想就不是人。
读了帕斯卡的言说,感觉到依然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关于人的言说。这个言说在大众传媒社会的今天又有新的意义。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从社会分工导致人的形体异化开始,发达的商业经济改变着人的审美趣味,导致了人的心理异化。今天,借用着跨国传媒公司的强大大众化符号灌输,人们的感官忙碌时尚,而思想与理性成为没有用武之地的过气之物。市场上,那些没有思想、个性与神性的“高雅”、“古典”、“神圣”……都在冒充成为我们人的生活的全部内容和意义,精神和理性也已经异化了。君不见,工具理性一门独大么? (阅读全文)

罗拉快跑:风和夜

风和夜的儿子
曾经在秋天翻过书页
在冬天凝望雪片坠落的姿势
然而他终于厌倦
骑上心爱的白马
穿过你温暖的呼吸
去寻找黄金的沙漠
一言不发

花和月的孩子
曾经在春天翻阅信笺
在夏夜沐浴 星子下花瓣
然而她终于厌倦
抱着心爱的琵琶
带着安慰的表情
幻想你黄金的容颜
一言不发 (阅读全文)

古清生:神农茶

神农架的茶山,我以为青天袍最美,青天袍是一条窄长而蜿蜒的峡谷中的一段,谷底有人家,人家的山上便是茶山,在苍苍莽莽的原始森林及砍伐后而成长起来的原始次森林之间,有那么一片巨大的茶山,葱葱翠翠,齐整有序,沉浸在飘袅的白雾间,最是美妙。
神农架的茶主要产于木鱼坪海拔1400米的高山,此地空气清新,多雾多雨,晴天亦阳光灿烂,气候变化频繁,或者说是在地球最纯净的绿色山野上,神农茶在这里生长着,长成的风景如翠绿之屏。
今夏,我从神农架背了一大盒神农茶回京,我知道此茶的珍贵,打开品过一罐之后,就不再喝,留着写我纯粹的散文时喝它,我相信神农茶的青葱与纯净,也会融入我的文字里,我不愿随意就将它喝掉。我带回的神农茶,商标上的茶名叫做“神农架有机茶”,此名缺少一定的诗意,茶没有诗不行,这略约让我觉得遗憾,如果由我来取茶名,我就给它取名为神农茶,然后细分青天袍、神农顶、玉叠屏几类,就像龙井茶分狮峰、梅家坞和西湖龙井一样,在一个统称之下细分神农系列。近些年来,人们追求绿色食品,也叫有机食品,我不怀疑神农架有机茶的品质,这与恩施富硒玉露倘且不是一样,我曾对恩施富硒玉露表达过遗憾,它将次要的东西掩盖了茶质本身,这像把一个美女叫成美丽的美女一样,真正让人感觉诧异,恩施玉露也是好茶,我喜欢它淡然回甘的口味。 (阅读全文)

周实:繁星之夜:不要怪我

不要怪我,不要怪我
我与阳光背道而驰
我与阳光背道而驰
因为阳光太猛太烈

在这猛烈的阳光之下
人无一棵小树栖歇
甚至不见一粒水珠
嗓子也在龟裂冒烟

我与阳光背道而驰
奔向黑暗幽深的山谷
星星月亮全躲在那里
那里才有清凉的幸福 (阅读全文)

周佩红:再见假面

这是个恍惚之夜,鼠标带着我游荡,没有方向。功能强大的搜索器几秒钟就排列出几万个陌生的门,而事实上恐怕还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排列方式。这条夜街无边无际。
我听到王菲特别娇细的声线,像黑夜中的一根游丝,延伸,延伸——“我爱上一道疤痕,我爱上一盏灯,我爱倾听转动的秒针,不爱其他传闻,我只爱陌生人,我只爱陌生人……”它漠然地往前滑,像踩在一块西瓜皮上,谁也没法抓住它。须臾,一群愤怒歌手从一幅大黑屏后面冲出来,吼着“我们爱陌生人,恨陌生人,在陌生人的眼光中生存,再向他投去陌生人的眼光,我们每个人的额头上都刻着陌生两个字……我们杀死陌生人,再被陌生人杀死……”那样的恶狠狠,像要咯出血来。他们一会儿也消失了。
我孤身一人,想去一个人多的地方。一条大字横幅便适时出现:“欢迎,几万人与您共同聊天!”——后面还注着闪闪的“NEW ”。
我进入这万人之城,只须交出我的口令。一个大厅出现了,那么大,两个屏都容不下。它不嘈杂,一扇扇房门紧闭着。(阅读全文)

老木匠:没有遗梦的廊桥;

没有遗梦的意思,是说这些廊桥几乎没有什么文字记载下来的故事,只有口碑的几个造桥出资者的传说。造桥工匠的名字、他们的手艺都没有文字的记载。因此即使当地的文史旅游部门把廊桥成型的历史推进到唐朝,却反过来说明这种造桥技术居然在以后的一千多年中没有丝毫的改进。这是中国技术史的悲哀,工匠的技艺永远不可能上升为理论抽象与归纳,从而永远停留在师徒口口相传的地步,没有标准化的工艺,没有扩散到领悟力创造力一般的普通人群的可能。
另外一个没有遗梦的意思,是觉得现在当地的人们对于这些破桥也没有很大的自豪与尊重。就比如当地的传统民居式样正在迅速的消亡一样,中国人实际上等于自己的文化成果往往是仅仅从经济价值来考虑的,这是经济境遇迫使产生的“穷凶极恶”,也是只顾现世实际生活的文化传统形成的“日暮途穷”? (阅读全文)

人 文 的 苍 穹

郝建:希特勒懂不懂音乐——关于学音乐的孩子会怎样的讨论

《当代电影》是大陆的很权威的专业性电影杂志。该杂志1995年第3期登了《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剧本,是国内人根据影片记录编译的。编译者也将此一段理解为是一个犹太人在弹奏:“这时,一位犹太音乐家却端坐在钢琴前,入神地弹奏着雄壮的钢琴曲。蜂拥而至的德国‘屠夫’冲进房门,在一阵狂笑声中,用机枪将钢琴扫得粉碎。”
那位业余钢琴演奏家、很有水准的音乐爱好者是一位德国军官。
这是极其令人震撼的一笔。它写出了德国军官在杀人时那种极为自然的心态,用平常、正常写出了纳粹军人是如何把这种族灭绝的大屠杀当作一个工作、一个任务。他们简直就象受到邀请到别人家中去做客,玩累了,就弹上一段钢琴曲休息一下,用音乐的怡悦换换杀人趣味,或者是冲淡一下杀人的烦闷。这一笔写出了戈培尔博士怎样把德国士兵都锻造成元首杀人机器上那些可靠的、闪闪发光的螺丝钉。更加让我们看到这一群官兵在杀人现场的状态。他们在杀人现场处于一种极其自然、正常的心理状态中。这更让我产生了凉透骨髓的荒诞感、恐惧感。在这一段,编导还多次用了这种反写的方法表现了德国军人的正常状态:早晨,集中营司令官高特以有魅力的语言激发起士兵们心中神圣的事业感、种族优越感、参与创造新历史的使命感。从这段钢琴曲来看,他的动员令是很有效的,士兵们以如此认真、纯净的心境在清洗犹太人居住区。在这一段,编导也让他发出了嫌夜晚寒冷的牢骚,他抽着鼻子抱怨这个“夜晚”怎么还不结束。
本文想研究的是:为什么我们会出现如此南辕北辙的误读?美好的音乐与美德有联系吗,反过来说,沉浸于心旷神怡、或宁静、辉煌的音乐就能让人不干坏事吗?观察渗透理论,对《辛德勒的名单》的这一处误读可能与目前我们这里比较盛行的文化信念有关。对于音乐的作用、音乐与人们心灵的关系、音乐与人的精神生活、音乐与创作者及其欣赏者的良心的关系,我看到许多让我很奇怪的信念。(阅读全文)

筷子的细说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中国是筷箸的发源地,朝鲜、韩国、越南等国的用箸习俗皆由中国传入,我国乃世界用箸进餐国家和民族的母国,可是千百年来一日三餐筷不离手,习以为常,如今人们仅把它当成吃饭的工具,并未把这小小的筷子看做是我国四大发明之外的又一大发明。(阅读全文)

神圣家族教堂 高迪遗留给世界的礼物!

1926年6月7日,巴塞罗那街道上,电车撞倒了一位老人。路人对这个流浪汉似的伤者非常冷漠,过了很久才被送进急救站。在穷人病房挣扎了几小时后,他去世了。……他的理想随他而去,他用生命证明了世俗的灵魂确实需要净化。5天后是他的葬礼,巴塞罗那全城送葬。成千上万的哀悼者从圣克鲁斯医院一直绵延到他的安葬地。他,就是高迪。他没有带走任何东西,却把最宝贵的礼物留在了人间:整个巴塞罗那!
这位天才用自己七分之四的生命来浇灌最后一件作品。从31岁接手工程开始,他工作了43年。他逝世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座无与伦比的杰作:神圣家族教堂。其实,这只是整个工程量的五分之一而已。这座传奇般的教堂至今仍然没有停工,已经成为了世界近代建筑史上耗时最长的建筑。最乐观的估计,我们也许能在2026年看到竣工。
高迪是一个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时,他对加泰罗尼亚也无比热爱。很久以前,一个叫Josephines的宗教团体有感于世风的颓败,计划建造一座赎罪教堂。该工程首先由Villars开工,但他只建造了地下室部分就退出了。之后由高迪接手,他决心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宗教理念。很难想象,如此宏伟的建筑,所需资金竟然全部都是依靠捐助的。晚年的高迪陷入资金困境,曾挨家上门乞讨。直到现在,秉承宗教奉献的精神,工程资金也只来源于门票和捐助。 (阅读全文)

中国玉器文化—儒家“三礼玉论”

玉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文字记载的国家专职管玉机构。“三礼”中对玉府的官阶等级、隶属关系、职能编制和工作任务做了特别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周礼》规定玉府隶属于天官,天官是天子近旁最高权力机构。《通志•职官略第一》介绍,周成玉根据商朝的官府设置进行改革,按照天、地和春、夏、秋、冬四时的名分建立《周礼》、设立六卿,组织政权机构管理国家大事。这六卿是“立天官家宰掌邦禁;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治。各有徒属,用于百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天官是六卿之首,属最高等级,它的职能是执掌总理天下政务,率领其所辖部属辅佐国玉治理国家。所以《周礼》说:“乃立天官家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住主均邦国。”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玉府正是天官所属的一个重要机构。由此可见,在古代国家的政治体制当中,管玉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
《周礼》对玉府的组织编制和力量配备亦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玉八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玉府在政府机构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按周制,天子以下最高官员设置为卿。所谓天官家宰,此天宫即为卿担任,亦称大牢。辅助卿的有二位大夫,即中大夫小宰和下大夫宰夫。宰以下就排到上、中、下土了。 (阅读全文)

英语文化陷阱系列;

1.You have matches
最近我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一次, 我在酒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女士,她看看我后笑着说:“You have matches?”我一楞,回答说:“很抱歉,我十五年前就戒烟了,所以没有火柴。”她立刻会意到我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抱歉的说:“It’s a joke.” 然后,我们就相互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
事后和朋友在吃晚饭的时候聊天,我趁机向一个美国朋友请教白天的那句话,他解释说:“因为她看你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你要火柴,这是个非常普通的笑话,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你需不需要帮忙。” (阅读全文)

幽篁:守护梦想的精灵:Dreamcatcher

Dreamcatcher源自印第安文化,虽说不同的印第安部落对它的来源有着不同的传说,制作的图案也各有不同,但它能留住好梦与祝福的神力却是人家公认的。印第安人用柳木枝圈成直径为3.5英寸的环,用仙人掌刺作针在环上钻孔后,用植物的纤维和羽毛、叶片、珠子等在上面编织成网,最后在环的下面系上几根长短不一的羽毛。网的中间留有个圆洞,好梦从洞中顺利通过进入梦境,而恶梦会被网挡住变成石头,消失在次日清晨的曙光和露珠中。
印第安的父母都会在婴儿的摇篮上挂只Dreamcatcher。Dreamcatcher网的中央的羽毛,代表着呼吸或空气,那是生命最重要的元素。羽毛在孩子面前随着微风舞动,教会他人生的第一课:懂得空气的奇妙和重要。然后,Dreamcatcher上猫头鹰的羽毛会教他智慧,鹰的羽毛会教他勇气,贝壳教他学会保护,彩珠教他幻想…… (阅读全文)

小故事,大道理【悟性时光】

《珍惜的变数》
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去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去的饲养员听了这话,十分纳闷。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种道理,为了让动物长大,而不要喂过多的食物。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在他喂养的河马前,到处都是食物。人们无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但两个月后,他终于发现,他养的这只河马,真的没有长多大。而老饲养员不怎么喂的那一只,却长得飞快。他以为是两只河马自身的素质有差别。 老饲养员不说什么,跟他换着喂。不久,老饲养员的那只河马,又超过了他喂的河马。他大惑不解。
老饲养员这时才一语道破天机:你喂的那只河马,是太不缺食物,反而拿食物不当回事,根本不好好吃食,自然长不大。我的这一只,总是在食物缺乏中过生活,因此,它十分懂得珍惜,是珍惜使它有所获得,有了健壮。珍惜是一种正常的生命反应,甚至是一种促进,是生活中的需要,而不是离奇的假说。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努力地去够,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
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 (阅读全文)

海 阔 天 空

可能让你会疯掉的闹钟

第10名: Climbing clock
建议和梯子搭配使用,当闹钟响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往上升。如果你不赶快起床的话,那你就只有爬梯子才能关掉它 (阅读全文)

底层社会,手艺人生

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的职业是手工劳动。———[法]J.J.卢梭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手艺正在消失,速度之快,令我们吃惊!手艺人生,有多少酸甜苦辣,往事并不如烟。我们记录,我们关注。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 铝锅换底
虽然很快就要立夏,但连续几天的阴雨,使五月的常德也颇感凉意,出门时忘记加件衣服的老太太,不耐烦的催促着袁师傅,希望他将自己的铝锅底尽快换好。“快点呀,袁老倌,你还不换好的话,我就要冻感冒了。”袁师傅轻轻的吹了口气,嘴角香烟的灰尾随之飘落,手中锤子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淹没了他含混的回答:“奶奶,你急也没有用的,我要一点一点的给你敲密实,锅底接的不好就会漏。”
今年63岁的袁师傅是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人,十多年前和家人一块来到常德城,在常蒿路的巷口摆了个修鞋换铝锅底的小摊,用自己修修补补的老手艺养家糊口。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而严密接合。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技术差或潦草了事的话,那锅将歪歪瘪瘪的,就只能带回家浇花灌菜了。袁师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快速铝锅换底的技术,改良了维修工具,街坊们都爱光顾他的小摊。在口碑相传的广告效应里,老人的生意也还过得去,只是现在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铝锅换底的生意相对清冷。 (阅读全文)

终极攻略:如何用Google泡妞

我是一个名叫Johnny McCool的普通人,我的生活比较枯燥,每天就是单位和家两点一线。我需要一个MM,也需要多到外面走走。下面开始进入正题吧:
1.Google搜索
Google 是个不错的东东,对于泡妞来说,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做到不是你去泡她,而是她找上门来让你泡。此话怎讲?嘿嘿,先建立一个你的个人网站吧,Blog 也行,Johnny McCool 就搞了一个 JohnnyMcCool.com。
不过在做这些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你的初衷——泡妞。所以你得考虑一下你想别人通过什么关键字从 Google 找到你。另外,别让你的站点长荒草,多花点心思更新,要不 Google 很难把你排到前面去。 (阅读全文)

在这一刻,那什么灵魂附体…… (阅读全文)

[分享]男人必学的教程

首先.大家要准备一张新的纸币.面值多少都没有问题. 但最好系1元和100元的.因为红色..有爱既感觉..
(以下纸币只做折法参考)
1.首先将纸币对折.(随便一面都可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