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4

独角兽资讯41期

法律社会

古清生:中国公务车改革势在必行

公务车改革呼吁了许多年了,至今没改也没革。此中的关键问题是,人民代表大会盯得没有足够紧,中央政府决心没有下得足够大。但是,公务车改革的时间不可以再拖下去,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政府之行政经费有90%用于公务车的花费上,其他所有行政经费只占了10%。俺没有资格去查任何一家行政单位的公务车开销的账目,俺建议人大代表可以去做一下,公务车开支到底占行政经费多少个百分比。俺认为,只要超过行政经费20%,行现的公务车制度就应该改革,以彻底改变政府的财政年年吃紧的局面。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47/200922012300.html

邵建:中国是否迈进了“公民社会”

这是《时代周报》上的一个题目:“北大和清华激辩:中国迈进公民社会?”事缘北大一些学者最近推出新书《2008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在筹划该书的发布仪式时,对中国是否进入公民社会,北大和清华各持不同看法。前者认为中国已经迈进公民社会,后者则声称还有很大距离。北大标准大致是事实形态的。在后来举行的发布仪式上,有参与此书的编者表示,根据国家民政部的最新统计,全国各类民间组织有多少多少。但持“距离说”的清华学者认为,中国所以还没有形成公民社会,“最基本的标志”便是“公民的结社权还没有保障”。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54/200925114934.html

张宏杰:讨薪初记

前几天闲着没事,在中国知网上搜自己的名字,看看自己的东西被多少杂志未告知而转载。还挺多。不过都是什么不着四六的杂志,什么招商周刊,党政干部文摘,廉政瞭望,当代经理人,杂文选刊,幸福,视野,半月选读,课外阅读,基础教育,门类还真不少。
这算不算违法呢?在书店里也见到过选用了我文章的书,打电话过去,人家答应的很痛快,但也很坚决,样书马上寄给你,但只有一本。稿费也马上汇过去,不过千字只有五十。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111/2009216204916.html

树下乘凉:香港法院及立法院考察游记

到了法院,经询问,当天开庭都在第一法庭。来到第一法庭,坐上了旁听席。法警,立刻上前警告,手机必须关上。看着,还没开庭,我就把苹果日报拿出来看看,结果法警,又是警告,不准看报纸。不知啥时候开庭,坐着无聊,就低头休息下,结果法警又来警告,不准打盹!我笑着说,我不是打盹,我是在思考问题。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4/2009223111458.html

李辉:我为什么要质疑文怀沙?源于一次刺激

  自2009年2月18日《北京晚报》刊发《李辉质疑文怀沙》(拙文原题为《文怀沙的真实年龄及其他》)后,不少网民和记者都一再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现在要写这篇文章?”人们想知道,我忽然发出质疑,是否因与文先生有个人纠葛所致,文在视频谈话中,也编造一套我曾在狗年采访过他的说法,试图将我的写作动机暗示为人际恩怨所致。人们还想知道,我公开质疑,到底是想“一鸣惊人”,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因此,为使媒体同仁和公众有更深入的了解,我有必要将自己为何决定质疑文怀沙的历史缘由、写作动机和文化思考详加叙述如下。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2594438.html

张悟本健康知识系列讲座

正如张悟本教授所言,“讲健康的很多,报纸上天天登,老百姓却乱了套”。现在兴起了食疗热,各种理论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张教授讲的中医食疗养生课,对我们不董医的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重要的一家之言。理论透彻,说服力强。例证、数据,我们无从左证,姑且听之。但他讲的是中医食疗养生理论的共性和他的经验之谈。至于个性,因人而异,他的理论与方法也只能作为重要的一家之言供参考了。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33125617.html

读书出版

邵建:“私为第一 公亦可建”

不妨看看古老的传统文化是如何表述公私两义的。《管子》曰“私者,乱天下者也”;汉初贾谊则曰“兼覆无私谓之公”。公私不但二元对立,而且你死我活,故《商君书》危言“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另外,“公正无私”,甚至“以公灭私”,古代典籍,亦多有表述。先秦诸子除杨朱外,大凡视私若寇仇。孔门温和,犹曰“克己复礼”。如果礼是一种制度,朱熹则传“己”为“私欲”。所谓“胜私欲而复礼”,“日日克之,不以为难”。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54/2009212121422.html

老木匠:《少年维特之烦恼》——自杀的罪孽(西方名著中的法文化系列)

德国文豪歌德的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在留下的遗言里说,希望能够被埋葬在教堂墓地后面的角落里那两棵面向田野的菩提树下……显然,维特已经预计到自己在自杀后是没有可能被葬入公墓的。自杀者不得埋葬在教堂墓地,是很多欧美小说中都有的情节,如在《德伯家的苔丝》里也提到,教堂墓地旁边的角落,是“上帝允许荆棘生长”,埋葬“未受洗礼的婴儿、劣迹昭彰的酒鬼、自杀的懦夫、以及别的可以想得出的该被打入地狱的人”。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76/2009227204552.html

智效民:吴晗论贪污

该书第一篇文章《论贪污》是作者1943年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后来发表在《云南日报》上。吴晗说:“内政修明,虽有敌国亦不足患;内政不修,虽无外患也会灭亡。”这话对于正在浴血抗战的人们来说,具有惊世骇俗的作用。接着他解释道:“内政不修的涵义极广,……如政出多门,机构庞冗,横征暴敛,法令滋彰,宠佞用事,民困无告,货币紊乱,盗贼横行,水旱为灾等等都是”,然而,“最普遍最传统的一个现象是贪污”。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78/2009212122840.html

阿贝尔:信念、希望和诗歌——论奥希普·曼德尔斯塔姆

奥希普·曼德尔斯塔姆,这位现代俄罗斯诗歌的拉撒路斯的例子使上述一切更为明确。曼德尔斯塔姆在1928年出版了他最后一本书,1938年他47岁时死于在斯大林的集中营之间辗转的途中。在当时以及他消逝后的二十年里,他的名字几乎彻底从苏联文学的记录中擦除了。他的书被查抄,他变成了一个“无名氏”,他最后十年的诗作掩藏在三本小学生练习册中,他的遗孀象珍藏先人的骨灰一样带着它们躲避战乱和迫害。然而现在如果在俄罗斯出版一本他的诗歌选集将会在顷刻之间销售一空。曼德尔斯塔姆的信念似乎已被证实: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8/200923221554.html

古尔浪洼:乱弹武侠之四:世界上最失败的CEO——慕容复

慕容复在《天龙八部》中的大宋人才库中,算是佼佼者,绝对是可进“十大杰出青年”的。如果拓展一下,把他放到世界人才库(包括大宋、大辽、西夏、吐蕃、大理等),亦为难得之人才,仍属凤毛麟角之辈。
  
慕容复在当时,拥有燕子邬以及金风、赤霞等不动产,加上“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斗转星移”的无形品牌价值,“姑苏慕容”排入全球500强肯定不在话下。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homlt/2009213141934.html

历史评述

任复兴:民主政治扩大了边区,地主富农养活了边区
——晋察冀一专区吕东1944年向边区参议会报告手稿摘要

我认为这7页旧纸,重要信息量,远比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首要大,所以倾囊收入。报告内容显示出,民主政治扩大了边区,地主富农养活了边区。摘要謄录如下: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70/2009228234216.html

王开岭:关于语言可以杀人

在华沙、在奥斯维辛、在柏林、在布拉格、在华盛顿、在莫斯科、在中国南京的江边……每一个走进“某某墓地”或“某某屠杀纪念馆”的人,都会被那些亡灵的阴森压迫得挺不起胸来。他们究竟是怎么消失的?那些年轻的瞳孔是怎么噙含恐惧、惊骇、眷恋和绝望即骤然被放扩了的?又是按照谁的命令被执行的?

谁回答了这些问题?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9226194621.html

邵建:不读《新青年》的周德伟

提及中国自由主义,我们当然会知道它的代表人物胡适,但不会有很多人知道周德伟。这不奇怪,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一个是当时对新文化至少是对《新青年》不感兴趣的北大学生。这是一对师生,但如果看自由主义的家族谱系,或看自由主义在学理上的修为,弟子比师,却要纯正和胜出。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54/200934163547.html

王代赟: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编年简表(修订)

1899年,日本签署并批准《海牙公约》,包括3项公约和3项宣言。其中“1899年海牙第2宣言”为《禁止使用专用于散布窒息性或有毒气体的投射物的宣言》。

1907年,日本签署并批准《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及其章程。章程第23条第1款规定,禁止“使用毒物或有毒武器”。

1919年,日本签署并批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和约第171条规定:“窒息性毒剂、其他气体及类似的一切液体、材料或设计均禁止使用,鉴此,严禁在德国国内生产或进口。……”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34/2009216122941.html

朱鸿召:延安“第一美女”吴光伟

吴光伟命运的转折点,就是发生在早期延安的“吴光伟事件”。这起所谓“吴光伟事件”,缘起于史沫特莱在延安掀起的交际舞运动,引起革命队伍里部分经过长征的女同志反对,最终导致贺子珍冲进史沫特莱住处,与吴光伟发生肢体冲突。事后,吴光伟、贺子珍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尤其是吴光伟,她以一个现代知识女性的自我尊严和权利意识,要求有关方面对此作出裁决,给她一个公道说法。这在党内被称为“吴光伟事件”。该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感情危机并离婚,最后贺子珍出走,史沫特莱和吴光伟都被“礼送”出延安。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32203558.html

葛涛:“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盛衰纪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但凡提及唱片,鲜有不知上海百代者。民国时代最大规模的唱片企业是百代公司;最负盛名的唱片乃是百代唱片。百代这个品牌所蕴涵的意义,远远超出唱片本身;它既民国时代斑斓多彩的城市生活中的一面,也是社会时尚、流行文化在声音上的具现。百代沉浮中,也曲折地反映出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起落。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21173035.html

经济与管理

邹啸鸣:耕地红线=摇钱树?

茅于轼质疑18亿亩耕地红线。面对此观点,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高铁生在发布会现场拂袖而去。茅于轼称,特别值得担心的是把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面积联系起来,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不许突破。我国改革以后的三十年人口增加了45%,粮食产量增加了60%,而耕地是减少的。可见耕地和粮食产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14/2009225204023.html

郎咸平:四大泡沫冲击2009中国经济

2006年开始股市泡沫、楼市泡沫什么原因?你真的以为是由于我们经济发展更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所以我们有更多的钱炒楼、炒股就造成泡沫吗?这个说法就是流动性过剩的解释,而且也是由于垄断性过剩,促发了这几年宏观经济调控的解释。但你们在2006年所看到的泡沫现象根本就不是由于经济发展更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所以有更多的钱炒股、炒楼,也就是说不是流动性过剩.怎么办?那我可以告诉你,这几年宏观调控基本都是存在缺憾的。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160433.html

面试时回答的一百个潜在试题

如同有许许多多的面试官一样,也会有诸多可能不同的面试试题,这些面试题总会给你提供些帮助。因此,我们罗列出一百个面试时所要回答的问题。这些试题你都遇到过吗?我们祈祷,不会有面试官会如此残忍的。你大概不会遇到几个这样的考官吧?即使这些问题你不可能准确地回答出,你是不是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呢?答案是:必-须-的。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33124320.html


学术研究

马克斯·韦伯:古代和中世纪的民主

南欧和北欧中世纪城市类型互相比较和与古代城市类型的比较。古代和中世纪的阶级对立。古代和中世纪的城市宪法:地方共同体和职业团体作为政治组织的基础。古代的农民和中世纪城市里手工业行业的市民作为早期民主的典型的体现者;希腊和罗马之间进一步发展的差异。古代和中世纪城市民主制度的经济政策;古代城市里利益首先以军事为取向。典型的中世纪手工业行业的内城首先以经济为取向。同中世纪城市比较古代城邦里的等级分层。与中世纪手工业内城对立的古代城邦作为军人行会。罗马绅士寡头政治世袭制的和封建制的结构。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1713550.html

胡晓明:变脸的神女

《文選· 高唐神女賦》所創造的“巫山神女”形象,既涵有十分重要的原始巫術文化資訊以及中國早期文學起源的重要議題,同時也包涵後世中國文學抒情傳統與闡釋傳統的重大消息。前者為“神女之根源”研究,後者為“神女之流變”之研究。[1]本文詳人之所略,力圖從陳夢家聞一多諸家探察“根源”之外,更闢“流變”研究之新域。本文認為,神女對於後世有著含義極豐的影響。許多作家都寫過、評價過或使用過《神女賦》,不僅成為了中古文學的一個重要母題,也不僅開創了一種想像仿寫的重要傳統,而且更重要的是,神女形象在後世的接受中,實有著靈與欲、情與理的雙重二元表情。即一方面是靈心相通的象徵,另一方面又是情 色文學的要件;一方面是浪漫風流的詩歌傳統,另一方面又是實用理性的文學訴求。本文發現此種結構,不僅在於表彰宋玉的文學貢獻,更在於,恰可表明中國文學傳統並非單一、僵化,而是頗富生機與張力的。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0/20081229145849.html

庄朝晖:南传佛教认识论笔记

我们凡夫有各种烦恼,而这些烦恼皆来源于各种执着。为了消除烦恼,我们应该消除执着。为了去除执着,南传阿毗达摩从认识论的角度指出了解脱之道。本文参考《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分别从概念法,有为究竟法和无为究竟法三个层面讨论。请指正。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0/200922616515.html

阿明利:女性神明在苏美尔和巴比伦神话中的形象

英国学者弗雷泽在最初发现巴比伦楔形泥板后,根据模糊的文本,在当时的翻译水平限制下,推断伊修妲尔是为了夺回恋人坦木兹而追下冥府,最终使他能每年回到地上复活六个月,这是一个很分明的季节神话判断,其中以爱情为主线,但实情是否如此呢?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amingli/200921511040.html

教育心理

春水如天:文学的样子

看题目,你可别被吓坏了,以为我要发表什么高见。不是的,我不敢也发表不出任何与文学有关的高见。但是我很想知道大人们眼中的“文学的样子”——就是很有文学的人的样子。我这么说你明白吗?因为今天有个小孩他问我,“你看我这样有没有文学的样子?”我实在描绘不好他摆出的POSe,但他的确把我逗乐了。他把一本书往胳膊肘里一夹,两脚微微分开,其中一脚脚尖着地。很神气地等着我,想从我嘴里确定的知道这是不是有“文学的样子。”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jgdxj/20092278276.html

苦丁:学会阅读的孩子是幸福的

我一直觉得,对于一个人,阅读是多么重要,就像一个人吃饭是多么重要一样。我曾经多次跟女儿说过,吃饭是一个人必须的物质营养,而阅读,则是必须的精神营养。所以,现在看到她所在的学校实行“素质教育”,而且不再是说说而已,尤其自从女儿升入初中后,学校开设了“选修课”——主要是艺术方面,现在又开设了阅读课,我是真的高兴。我甚至在那一刹那感叹女儿赶上了好时候。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68/2009227174943.html

张杰:可怜的张巴赫

把张巴赫的作息看一下的话,发现竟然没有休息和玩的时间,应该安排一个周末出去玩一下。好可怜的张巴赫。有时他会跑过来告诉我说有点累问能不能看一会儿动画片,我说当然可以他就很高兴。其实,也想让他自由一些,但看到这么严重的生存压力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恐惧感。不想他长大以后遭受一些困难,只好现在辛苦一些了。张巴赫一直非常听话懂事,基本上按照这样的生活规律安排自己的生活,只是太难为他了。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2009228115310.html

陈平:30多年前我的教师生涯

西方历史学家记载:成吉思汗大军横扫欧亚大陆时,对曾经屠杀蒙古商队的阳塔汗国实行报复,比马鞭子高的一律杀掉,儿童迁走收养,而有一技之长的工匠留下。我研究历史喜欢胡思乱想把自己摆进去,看到这个史料似信非信,因为西方历史学常常把成吉思汗“妖魔化”,渲染“黄祸”。我始终认为成吉思汗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至少在中华民族古代史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建立人类历史上疆土最大的帝国,没有第二个人像他那样改变亚欧大陆的历史。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18184524.html

诗歌随笔老酷:电影剧本《电灯》

梁达家的土窑里,油灯如豆,在昏暗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墙上贴着一张毛泽东标准像。这张像旁边,是一张《红灯记》的电影宣传画,画上面,十七八岁的女主人公李铁梅高高举着一盏红灯,英姿飒爽。

随着又一声响雷,一道闪电划过,弧形的窑顶仿佛晃动了一下。窑里吊着的那盏白炽灯也晃了一下。这盏灯和别的电灯没有任何区别,惟一的区别就是由于村里不通电,它从来不曾亮过。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200932154629.html

老木匠:我的小兵病友

他已经在这个医院里住了近一年了。他是从者阴山抢救下来的伤兵。猫耳洞外的一颗82迫击炮弹爆炸,当场炸掉了他的左眼,在他身上打进去几十块弹片。好不容易被战友们拖到了包扎所,一个心慌意乱的护士没有做检测就给了他一针破伤风青霉素,又一次差点要了他的命。

在昆明军医院抢救后,暂时保住了他的右眼。再转到长海医院来做进一步治疗。这里先是给他装了左眼的义眼,又试图取出他右眼里的三块极小的弹片而没有成功。他唯一的这个眼睛只有零点2的视力。他的右脚也受伤,运动不灵活。两手的主要肌腱被弹片割断,没有办法捏紧拳头,也没有办法绞干毛巾或衣服。

就是这样一个残疾人在我卧床时候帮助我的。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76/200921820537.html

短头发:“中国小说遭排斥”的一个答案

汉学家顾彬说中国小说在德国是遭排斥的庸俗文学。为什么中国小说遭排斥呢?上星期五找到一个答案。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9222225344.html

谭天荣:我的“私人物理学”

我今年74岁,似乎该好好回顾一下自己的一生了。我没有家庭,没有财产,也没有“成功的事业”,然而我还是有一件难以割舍的东西,我一直戏称它为我的“私人物理学”。

1956年,我是北京大学物理系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年级的电动力学的老师有一次说到:“波动方程的超前解违背因果律,因此我们放弃这个解。”我觉得难以接受:波动方程的一个解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如果“超前解”违背因果律,那一定是它的“定解条件”有问题,我们就该弄清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于是我没日没夜研究波动方程达半年之久,终于得出结论:“超前解”描写一个特殊的波动过程,并不违背因果律。当我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探讨时,惊讶地发现在原子的有核模型中,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并不与经典物理学相矛盾,这是我的私人物理学的起点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35/2009215172920.html

黄三畅:万岁木瓜桥

桥在武冈城西,离城三十多里,东西横跨资水;桥与同名小街的西端相连,是小街的延伸。桥端是砖砌的墙,当然大敞了门洞,门洞上面是“木瓜桥”三个斗大的楷体。我伫立上桥的石阶之下,上上下下、下下上上地端详,但觉一种庄严、凝重的气氛弥漫开来,融我于其间,而尚未见到的流水的哗哗声,更似在向我讲述什么。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81/2009123164815.html

宝贝熊:腊梅

随着物质财富的转移,或者土木营造的兴废流转,很多风景我们都看不到了。看不到却让念旧的人频频提起。看到《万壑松风图》。我就联想起了老屋所在的地名,松风台,那个城墙下的果园林荫之地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32/200933101515.html

文化艺术

欧金匠:瑟瑟是何物

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各种版本的注释都称瑟瑟为碧绿色,这是没有错,没有被污染的江水一定是碧绿色。瑟,原是古代一种乐器,瑟瑟早先是拟声词,来形容声音,“秋风瑟瑟”。在唐代为何转换成颜色了呢?其实白居易的诗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用宝石的颜色来形容江水。因为在唐代以及以后的宋元时期,瑟瑟还被用来称呼一种深蓝色的宝石。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gemsoo/20092803828.html

国家地理2008全球摄影大赛优秀作品选[115P]

美国国家地理 2008 摄影 独角兽博客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141/20092160141.html

幽篁:John Bauer插画中的北欧风情

John Bauer (June 4, 1882 – November 20, 1918) ,是位瑞典画家。最初看到他的作品时,我并不喜欢他笔下那个阴森而又混乱的世界。唯有画中偶然闪现的那些仙女的柔美与优雅让我惊艳。John Bauer最出名的插画作品是 《Bland tomtar och troll》,但我更喜欢他1911年创作的《Our Fathers' Godsaga》。

John Bauer 画家 插画 北欧 瑞典 幽篁居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1/20093304511.html

66:在时间的河流中逆行

在导演David Fincher的镜头下,这个讲述生命历程的故事被放在新奥尔良,放在密西西比河和墨西哥湾的弥漫雾气中,放在爵士小号的婉转音韵里――那温情脉脉的南方啊,叫我如何不想她。虽然片中展现了太多的衰老、死亡、葬礼,但还是掩盖不住对生命的眷恋、对爱的渴求、对美的追逐、对信仰的执着。一段看似魔幻的人生经历,经由一本日记的轻柔朗读,演绎成漫长岁月寄来的一沓明信片。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1/20092224333.html

wangdidi的插画:星空童趣幻想

wangdidi的童趣插画 独角兽资讯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17142836.html

娱乐休闲

抢眼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141/2009226192542.html

义和团与流亡维新派的对话

义和团员:你们这帮狗汉奸洋奴,亡我大清铁桶江山贼心不死,成天喊着什么大清腐败人民穷困,说什么万恶的西方制度好,简直是放批!咱中国人穷就是由于西方强盗入侵掠夺造成的!再加上前明朝反动政府在逃离大陆时到处搞破坏,使得咱大清完全是在一堆乱摊子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咱大清还在初级阶段,人民还很穷是正常的!那个什么腐败之类的话都是些西方狗编出来,惟恐咱大清强大了和他们竟争!!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2612289.html

名言和段子

创造权力的人对国家的强大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但质疑权力的做出的贡献同样必不可少,特别是当这种质疑与私利无涉时。因为,正是这种质疑权力的人们帮助我们做出判断,究竟是我们使用权力,还是权力在使用我们。——约翰·肯尼迪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921522320.html

外媒镜头下的中国农民工群体像

人民网2月9日讯 路透社日前发布了一组照片,把目光聚集在了中国的农民工这个群体身上,于是,我们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141/20093215438.html

可爱的Bluefoot泰迪熊

Bluefoot bear 泰迪熊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27142157.html

20090215

独角兽博客推荐:短头发的博客

随笔

学习之来十块钱的

m大已经过了一个月,看电视、听报告、念文件,大会讨论,小组学习,这高潮,恩,这学习的高潮一波挨一波,一波连一波,年纪大了还真有点吃不消。尚宫决定:由副尚宫带领大家学习。

尚宫的劲头也上来了,对大家的表现逐个点评,兀自意犹未尽。我念几段,大家听听有没有念错的地方。念毕,一片喝彩声。领导就是领导,这么多字都认识。尚宫愈发兴奋,突然道:下次学习还这么干,大家轮流念。先说好,错一个字罚一块钱。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81025145550.html

黎明前的黑暗

“中国正在临近自己的历史破晓时分。”
只是“临近”而已。王康毕竟是严谨的。在我党寥寥无几的数个被用滥了的意象中,“黎明前的黑暗”等值于王康的这个判断。

一个又一个黎明,然后是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的黑暗。长夜漫漫,我亲爱的中国人啊,何时才能从噩梦中醒来,张开双臂去迎接喷薄的朝日?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13265.html

艳照门里夕照人

别说什么权利权力的,绕嘴,也没意思。大陆人关注“艳照门”的心理动机,我估计跟美国人关注克林顿的“拉链门”没什么两样。问题不过在于:为什么“拉链门”最终能把一个总统搞得灰头土脸,而“艳照门”至今波澜不惊,还有劳几个饱学之士出来喊冤叫屈?真TM把别人都当傻子了。看看这几个小风流背后的故事,听听大家扒出来的两岸三地的娱乐圈黑幕吧,都中国人,谁也别说自己民主了。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81025144750.html

轿子的力量

国庆长假里的一天,偶然经过市委大门,忽然看到大门旁的一条小路边,立着一个红红的遮阳伞,伞下一张桌子,桌后两人,一个端坐,一个伏在桌上打盹。福利彩票怎么在这里摆摊?仔细看,原来是两位警察同志。此情此景,不由得阵阵暖流涌上心头:舍小家顾大家,只要万家团圆,宁愿自己不团圆,同志,您辛苦了!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12868.html

夫子的移民倾向

关于夫子的移民倾向,论语中有两处记录:一在公冶长第五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一在子罕第九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从这两句话的语气上揣测,前面的一句像是发牢骚,还带点浪漫主义的色彩。后一句,明显严肃起来,移居地、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起码已经“再思”过了,气氛有些凝重,甚或悲壮,浪漫主义消遁,取而代之的是春秋封建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如果鲁国的文学评论家愿意这么叫的话。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81025145527.html

一头猪引发的惨案

这段时间,似乎在搞什么活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到处是宣传车幽灵一般在游荡。我的办公室临近马路,动不动有一个浑厚庄严的男中音由远而近,徐徐驶来,“尊敬的市民朋友们,目前我市正在……”,大概是个什么“文明城市”评选吧。“尊敬的市民朋友们”,“目前”尊敬的市领导想起我们了,正热乎乎地巴望着我们“文明”起来,实在非常之客气。有这样的领导是我们的福分,我们可要识相呀,不然来个“北京交通部的”,上面还“有人”,若跟你拉拉扯扯的“讲文明”,你能咋地?大学都给你拆了,你又能咋地?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8121225541.html

荒诞感

当我们不能消除某些怀疑,而在生活中又丝毫不减我们的严肃态度时,荒诞就出现了。如果说得简单点,就是因为人们严肃,所以变得荒诞。严肃本身,乃是不可承受之轻,它让你想飞,同时让你知道你不是天使,没有穿越空气的翅膀;有趣的、独属于人类的尴尬。每个人都为此寻找更宽广的终极关怀,要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意义,要在为社会、国家、革命、历史以及宗教的服务中找到自己的荣耀和抱负,这也是现在众多的“激情”在屏幕上“燃烧”的某种接受心理学的奥妙: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81226231712.html

读书

智多星李逵

李逵的智商有多高?好汉们聚一起,不是砍人就是扯淡,不耐烦互相考验IQ,所以详细情形不太清楚,但李逵当居众好汉中最聪明的那一小撮精英分子里。李逵的聪明表现在什么地方?其实有很多。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926161913.html

哈罗,知识分子

网络中风行的无数穿越小说里,好象没有谁愿意跑到元朝。也对,即使主人公满腹经纶,文史哲数理化无一不通,到了“九丐十儒”的元朝,照样没用武之地。说不定穿越之后见到关汉卿,亲热地拉着手正待寒暄:“小曲写真好,您可是咱大元首屈一指的大知识分子……”早被那边啐了一脸:“你才知识分子,你全家都知识分子!”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917203830.html

西蒙娜.韦伊之语

……人们可以设想一种意在伟人生平中寻求这种伟大的信号的研究方法,而这种伟大只在作品中才能全部表现出来;渺小并没有被掩盖,但却作为限度的构成,而不是作为天才的基本要素显现出来。现代传记作家一般则正相反,他们并不讲述一个伟人的生平,而是讲述一个不知道通过什么奇迹做了许多伟大的事情的渺小的人的生平。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12989.html

文学评论

作品是私人的,所以作家们才称自己的作品为“孩子”;评论则意味着权力,在作品与社会之间充当诠释、调解、仲裁的角色。就是说:作品的社会意义,如果不是全部,也是在相当大的意义上由评论所赋予。

评论的权利,应该掌握在每个读者手上。评论者个人的才分与历练,决定了评论水平的高下,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学评论的引人入胜之处:在这里,读者不仅看到了作者遮遮掩掩的苦心,也看到在时光的流逝中,无数别具慧眼的人对作品反复打磨,而令文本本身发出的淡淡光辉,每一角度的转换,文本的光彩自有不同。所以,我们自古有对文学的评论,也有对文学评论的评论。当评论的声音主要由某一流派、某一得势集团发出时,情况则不同;此时的文学所彰显的,多是“社会意义”了。但是:存在“文学的社会意义”么?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81025145928.html

搬运

台湾流行音乐年鉴 1

本文将介绍自民国五十八年起,台湾流行歌曲发展的年度大事、年度知名歌曲、以及年度的风云人物。歌曲常会带动社会的流行,社会的流行动态也常能激发词曲作者,写出应景的歌曲,因此说流行歌曲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 我想并不为过。想要了解三十几年来, 台湾流行过什么, 经历过什么, 本文无法给你所有的答案, 但可能会勾起你一丝丝的记忆, 或许曾是你所熟悉的岁月。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81025144523.html

阿伦特:不“入”流的思想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与时间》中译本在中国出版,由此发端了历久不衰的海德格尔热。阿伦特(Hannah Arendt)这个名字,在那个时候也随之进入了海德格尔研究者的视野。然而,二十年过去了,当人们有意无意地提及阿伦特时,几乎脱口而出的依然是,“阿伦特,海德格尔情人和学生”,或者还会补充说,“我也挺喜欢阿伦”。因此,尽管阿伦特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所知,但她依然没有真正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人们只是常常提到她与海德格尔的那段情事。情事当然是一个事实,甚至是一个不寻常的事实,而且谈论这一情事也并非噱头,里面确实纠缠着思想的事情。然而,过多地在这一情事上,尤其是在一种作为海德格研究的辅助层次上滞留,对于阿伦特思想研究而言,则显然是舍本求末,由此忽略了作为思想家“名满天下的阿伦特”。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81025145427.html

周思源: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

康雍乾盛世在历史上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吧,一般的被称为康乾盛世,中间那个“雍”字大多数人是不提的,为什么呢?它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康乾盛世它是两个双音节的词构成的一个词组,比较符合汉语的习惯;第二个原因是雍正皇帝长期以来一直背着一个恶名,就是谋杀父皇、屠杀兄弟、篡诏夺位,因此雍正皇帝的口碑一直不太好。后来中国旅日著名历史学家杨启樵先生得出结论,就是雍正的继位是正确的,雍正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20081025144646.html

短头发的博客: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sjll/index.html

独角兽博客推荐:王开岭的博客

读 书

《精神明亮的人》后记

我的写作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个纸质阅读和钢笔写字的年代,精神也是手工的。写得慢,但不妨碍写得多,写得激情浩荡。从上世纪末被称为思想界“新青年”,一晃十叶春秋,每个人都在移动,都在成长和脱落,青年已不敢再称,黑马也渐渐额白……

互联网来了,博客和信息共享时代来了,每个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潜力和资质。精神资源的私有化年代一去不返,彰显言说勇气的岁月也差不多结束,很多人都比当年“新青年”更新锐,思考力也不逊色……我在想,哪些表达非我不可?一次写作怎样才成为必要、必须和非你莫属?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9121061.html

一本真正的书让人“害怕”——读奥威尔《1984》

当一些作家还在为自己及作品尚活于世而庆幸的时候,奥威尔为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咯血而死,以至我只能把妒忌换成尊敬和怀念。 (英)温斯顿《论奥威尔》

和《动物庄园》那种灰色寓言相比,《1984》呈现的却是黑色素的阴郁。阴郁,是因为它逼近内核的程度——就像一个人探入地窖,一级级默数着梯子,随着湿度增加、呼吸急促,你知道已离窖藏多么近。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22135344.html

决不向一个提裤子的人开枪

  1936年,英国作家奥威尔与新婚妻子一道,志愿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并被子弹射穿了喉咙。在《西班牙战争回顾》中,他讲述了一件“有趣”的事——

  一天早晨,他到前沿阵地打狙击,好不容易准星里才闯进一个目标:一个光着膀子、提着裤子的敌方士兵,正在不远处……真乃天赐良机,且十拿九稳。但奥威尔犹豫了,他的手指始终凝固在扳机上,直到那个冒失鬼走远……他的理由是:“一个提着裤子的人已不能算是法西斯分子,他显然是个和你一样的人,你不想开枪打死他。”

  一个人,当他提着裤子时,其杀人的职业色彩已完全褪去了。他从军事符号——一枚供射击的靶子——还原成了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一具生理的人,一具正在生活的人。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027204131.html

为什么不让她们活下去?

电影中,不止一次看过这样的情景:美丽的女战士不幸被俘,虽拼死反抗,仍遭敌人侮辱……接下来,无论她怎样英勇、如何坚定,多么渴望自由和继续战斗,都不能甩开一个结局:殉身。比如敌群中拉响手雷,比如跳下悬崖或滚滚怒江……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231211713.html

历史

独裁者的性命之忧

在“打倒人民公敌”、“独裁者滚下台”的愤讨声中,尼古拉·齐奥塞斯库,这位几天前还“深受爱戴”的罗马尼亚总统成了一只丧家之犬,惶惶然在到处栽种着自己塑像的国土上东躲西藏,正像四十年前他亲口咬定的那样:“任何专制的暴力一旦与人民的正义之师交战,他们必将粉身碎骨。”始料不及的是,不仅民众唾骂他,连亲手培植的爪羽——国防军和基层“党之家”也背弃了他。当齐氏和那位任第一副总理的“贤内助”劫车而逃时,几乎所有罗马尼亚的广播里都响起了这样的声音:“各位市民请注意,人民公敌齐奥塞斯库和埃列娜正劫持一辆紫色达契亚轿车逃跑,请予以缉拿……”齐氏更没料到,在亲手缔造的这个“民主、团结、进步、欣欣向荣”的神圣“大家庭”里,竟会上演这样的事:从12月22日晚执行逮捕到被推上断头台,只相去三天!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02919138.html

一个人的遭遇

《信息日报》曾载了一篇文章,题为《迟到十七年的判决》——

35年前,一个学石油炼制的青年周永臣不辞万里来到西北兰州,怀着一腔赤诚,甘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仅仅三年,“文革”开始了,周永臣因莫须有的“窃听敌台罪”被捕,继以“反革命”嫌疑被判入狱三年……刑满释放后,周背着破铺卷返回原籍,谁知,望眼欲穿的父母没等到儿子回家就相继离世,此间,大哥也含冤自尽。备受精神摧残的周永臣住在一间5平米的窝棚里,形影相吊,凄风苦雨,开始了长达27年的拣破烂生涯。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02293029.html

麻雀是怎样消失的

1955年,毛泽东组织起草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在12月的《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批示道:“除四害,即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及其它害兽)、麻雀(及其它害鸟,但乌鸦是否宜于消灭,尚待研究)、苍蝇、蚊子。”(《毛选》第五卷第263页)翌年,在正式通过的《纲要草案》第27条中规定:“从1956年起,分别在五年、七年、或十二年的时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麻雀赫然列“四害”榜眼。自此,伴随知识分子的“右派”浩劫,麻雀的噩梦也开始了,全国上下掀起了见雀即诛的高潮,毒、网、驱、打、惊、吓、射……据不完全统计,仅1958年3月至11月上旬,全国捕杀麻雀即达19·6亿只,平均每人三只多。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17446.html

“我比你们中任何一个更爱自己的国家”

在一处国土上,当受害者和潜在的受害者越来越多,当那种惨痛脸孔和被病毒折磨的样子逐渐膨作一种“国家表情”,甚至连他们之间也开始厌恶地皱眉、嘲谑、幸灾乐祸——进行恶劣的心理折磨和欺压(就像乞丐之间、精神病人之间、狱犯之间发生的那样),这只能说明,最可怖的事发生了:“对善与恶可耻的漠不关心!”(莱蒙托夫)

这才是民心最大的腐败。它显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理性和道义资源已被蛀蚀一空。纳粹德国、专制时期的俄罗斯和“文革”中国就是这样腐坏掉的。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91220307.html


社会

我们无处安放的哀伤

汶川、北川、青川……中国版图上,没有谁像你镶嵌如此多的“川”字,然而现在,正是这一个个川,刺痛着泪腺和肋骨。知道吗,就在不久前,我还在《中国国家地理》“新天府评选”的对话中,大肆谄媚你天堂般的诗意,滔滔不绝以你为例,鼓吹“‘天府’就是沃土和乐土,就是全世界乞丐和懒汉都向往的地方……”想想忍不住脸红,你就这样羞辱了我。

是的,正因为那一个个川,才有了你的曲线和妖娆,才有了你深寺的桃花、竹林的茶香、马帮的铃声、雪山上的梦境……知道吗?你的美曾让我神魂颠倒,感动得我泪流满面。然而今天,这美竟成了天堑,成了饕餮之口,成了生离死别、咫尺千里的险阻,成了让人诅咒的墓穴……当然,这不是你的错。其实,我只是不敢正视你的罪。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19153319.html

平安夜思绪,与陈虻有关

一个院落,一个团队,失去精神领袖的后果就是:成员和它之间不再有心灵契约和精神归属关系,而只剩下雇佣与管辖,它不再是一个人生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而只是一个生产队和纯粹的生计公司。这份雇佣在合同上也许公平,也许不公平,但不管怎样,都只是一种交易,一种物理的浅薄关系。陈氓走后,就会闪现这样一片废墟。未来,或许会再生以栏目为单元、以制片人为首领的袖珍型精神团队,但以院落为轮廓和印象的精神群体的的确确陨落了。孙玉胜《十年》中描绘的那种理想主义者啸聚挥帜的精神风光,将不复存在。

铆钉没有了,船体解散了,每一片板料都浮在水面上。“南院”将变成南边的一个院子。

周六,当向陈虻最后告别的时候,“陈虻时代”也就被宣告结束。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91220307.html

“你有权保持沉默”与“宁肯错杀一千”

 看美国刑侦片,每当警察对嫌疑人宣布拘捕时,都可听到类似的一个段子:“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都可能作为指控你的不利证据。你有权请律师在你受审时到场。如果你请不起律师,法庭将为你指派一位。”

  开始还以为是一种蹩脚的“台词秀”,假声假气没完没了,更责怨那些编剧,就不能让警察大叔来句别的?后来,陆续读到一些美国司法制度的书,不禁羞愧万分,方知是自个儿浅薄,冤枉了人家。这段繁琐的格式化语录并非哪位警察的即兴发挥,而是“米兰达法则”在“作祟”,是作为美国的一句司法用语早就被纪律化制度化了的,你不这样说,反会被判“违规”——美国观众反觉得你犯了低级的常识性错误。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027203922.html

一个房奴的精神大字报——以一位女同事的牢骚为例

三年前,我开始策划那个梦想:在这个没有边界、连鸟的脑雷达都会失灵的城池里,觅一处自己的巢。这是个弱不禁风的梦想,如果在北京,你就会承认这一点。每天上下班,我纤细的脖子总要拉直,向半空中那些巨幅的楼盘广告表示羡艳,我想,那一定是副可怜虫的媚态。广告牌的神情个个像“二奶”,也像鹭鸶,腿细而倨傲,她们被宠坏了。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1141490.html

西方的“瘦身”与东方的“胖虚”

据了解,在美国,许多财产过亿元以上的家庭,决意让后代继承的遗产比例不过百分之十,且主要用于子女的购房和受教育,算做人生的“启动资金”罢,也就是说,要想靠父辈的基业享受“永逸”是根本不可能的。据美国《商业周刊》披露,微软创始人之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夫妇曾公开表示,留给家人的财产不会超过百分之一。而其现有的慈善捐款已高达两百三十五亿美元,其中以其夫妇姓氏注册的“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就主要致力于现代医学疫苗的普及工作。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为援助落后国家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该基金会仅2000年一年内,就捐出六十多笔款项,总额高达十四亿四千万美元,不但超过美国政府的同类捐助金额,而且占了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同类捐款总数(约五十亿美元)的四分之一。去年,CNN的创办人特纳也向联合国捐款三千四百万美元,以弥补美国多年拖欠该组织的费用。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02321467.html

随笔

祭奠死难的“个”

1995年的《东方》杂志曾刊登了一篇犹太裔汉学家舒衡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博物馆的光照之外》,文章认为,我们今天常说纳粹杀了六百万犹太人,日本兵在南京杀了三十万人,实际上以数字和术语的方式把大屠杀给抽象化了。他说:“抽象是记忆最疯狂的敌人。它杀死记忆,因为抽象鼓吹拉开距离并且常常赞许淡漠。而我们必须提醒自己牢记在心的是:大屠杀意味着的不是六百万这个数字,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只有这样,大屠杀的意义才是可以理解的。”读到这,我的心怦怦踉跄了起来。

我们对悲剧的感知方式有问题?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2514461.html

为何我们没有自己的“大师级”?

  什么叫真正的“人类作家”“人类良心”?最广泛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者?其内涵和意义都在于此。反抗暴政,维护人权,为正义辩护,为自由而战……这是一个作家、艺术家、学者、科学家——一个真正的普通的人和生命的天职。

  没有责任,没有对人的义务,没有为人类整体服务的冲动,没有为自由和公正辩护的意识,没有天然的反抗精神,一个人的激情、创造力和表现程度就会被削弱和压制(尤其是自我压制),就不会诞生伟大的艺术和真正的思想。就不会有托尔斯泰和雨果,也不会有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最伟大的艺术家,只能是在常识性的精神劳动中产生。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026184635.html

永远的邓丽君

一个我深深喜爱的名字。我在任何时候都愿意充当她的报幕人:“小村之恋”“在水一方”“独上西楼”“再见,我的爱人”“你在我梦里”……丝毫不会为公然赞美她而羞愧,更不惮被阳春白雪的音乐士大夫所嘲笑。

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她的使命是在一个普遍淡漠爱的年代里出演爱情。她的事业是让一抹青衣红粉从男人的眼前姗姗飘过……

在单身的夜晚,在寂廖雨天,在合书小憩的午后,她的歌声从遥远的海岛踏波而来,像颤颤丝绸,像袅袅朦月,像天涯吹来的一叶扁舟……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130184048.html

《罗马假日》: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背叛

在纪录片《银幕与观众》中,一位西方老太太失声掩口:“上帝啊,他们终于接吻了!”狂喜使得她眼泪都流了出来。她正看的这部黑白电影叫《罗马假日》,1953年由好莱坞派拉蒙公司拍摄。

此时,片子渐趋高潮:汽车里,相伴一日的男女即要分手,离别之怅让他们禁不住紧紧拥抱,女人泪流满面,“此地一别,或许永难相见……请你不要立即走开,你要看着——等我从那个拐角消失。”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115234829.html

教育

向儿童学习

 每个人的身世中,都有一段能够称得上“伟大”的时光,那就是他的童年。泰戈尔有言:“诗人把他最伟大的童年时代,献给了人类。”或许亦可以说:孩子把他最美好的孩提岁月,献给了成人世界!童年的伟大即在于:那是一个怎么做梦怎么遐想都不过分的时段,那是一个有能力让孩子相信梦想可以成真的年代……一个人的一生中,所能给父母和亲人留下的最珍贵礼物、最难忘的纪念,就是他遥远的童年了。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200811223016.html

王开岭的博客: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45/index.html

20090212

独角兽网刊第40期

社会

日本食品添加剂之神安部司揭密食品真相

食品添加剂的世界里,有很多不为消费者所知的“黑幕”。本书作者曾经在日本一家食品添加剂公司担任首席销售员,他曾经把自己当成了为制造商解除烦恼的“救世主”。他用黏糊糊的肉碎和三十多种添加剂做出了畅销肉丸,创造出的利润甚至让厂家盖起了一座大楼,但是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这种肉丸时,他再也坐不住了,辞掉“首席”,开始担当揭开食品生产“黑幕”的“活证人”。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7171551.html

奥巴马给女儿和全美小孩的一封信

我知道這兩年你們倆隨我一路競選都有過不少樂子,野餐、遊行、逛州博覽會,吃了各種或許我和你媽不該讓你們吃的垃圾食物。然而我也知道,你們倆和你媽的日子,有時候並不愜意。新來的小狗雖然令你們興奮,卻無法彌補我們不在一起的所有時光。我明白這兩年我錯過的太多了,今天我要再向你們說說為何我決定帶領我們一家走上這趟旅程。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90139.html

法家就是法治:迷惑胡适和哈耶克的一个问题

前些时“百家讲坛”开讲诸子百家,一次聊天中,朋友说主讲人好像把法家的“法”和今天的“法治”有所连接。朋友语焉不详,我回来后便上网查询。在“儒法之争”的开头,有这样介绍法家的文字:如果孔墨的主张是“治病的药”,那么,“法家的主张,却是‘杀人的刀’,……那么法家的‘刀’是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以法治国’呢?”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54/200929141326.html

野夫:这次,我为母校脸红

校庆本身是个中外皆有的事情,无可厚非。但怎么办,如何办得不像暴发户过生日祝寿辰,那倒是需要一点水平和讲究的。我没有参加民院的盛典一刻,也没见到那些被讥笑的画面,就庆典本身,我无话可说。甚至传说中的交“礼金”,由于毕竟不是官员的私宴索贿,即是做得稍嫌不得体,那也无可指责——毕竟是两厢情愿的事。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tjyf/200924172156.html

文化艺术界的名门关系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11163449.html

2008各色搞笑语录大全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2165711.html

历史

沙飞的摄影成就及悲剧人生(图)

1950年3月4日,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东侧的荒郊野地里,一声枪响,一位解放军高级军官应声倒地,结束了年仅38岁的生命。他就是原《华北画报》社(《解放军画报》社前身)主任沙飞。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以“蓄意谋害”罪被判处极刑的师级干部。这是一起错判错杀案,令人痛惜的悲剧,直到36年后才平反昭雪。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被湮没的卓著功绩,年轻一代已鲜有人知。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127233245.html

孙乃修:从谋求和领取蒋介石政府津贴看鲁迅骨头之硬软

毛泽东曾称颂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那番话成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鲁迅研究界之圭臬。许多研究者承此腔调,写了大量文章称颂鲁迅,出版了大量书籍歌颂所谓鲁迅精神。在那片拼命拔高和攀比着赞美的合唱声中,两代知识者制作了一个完美的鲁迅。他们都无视这一事实:鲁迅钻营和领取蒋介石政府的津贴长达四年之久。而那些被鲁迅喋喋辱骂为走狗、吧儿、资产阶级学者作家的陈源、徐志摩、梁实秋、林语堂、胡适等等人格独立的知识分子,却都没有这份本领。让我们看看鲁迅的骨头到底是硬还是软。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130201539.html

从未公开解密的希特勒遗嘱

克列鲍斯向我们的将军递交了一沓纸,里面包括3个文件。克列鲍斯交给我军指挥部并请求转交苏联领导人的到底是哪些文件呢?那是希特勒的3份遗嘱。以下就是这3个文件的主要内容。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7153835.html

面对苦难与时光的姿势——记北京知青网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联谊会

2008年12月19日,北京知青网在玉泉营南的北京热带雨林酒店举办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活动。据北京知青网不完全统计,来自北京各地知青共6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参加人员爆满的场面大有40年前上山下乡时的激情,仿佛再现了一代知青激情豪迈的历史场景。到达纪念活动现场时,热带雨林酒店的服务员告诉我:知青纪念活动现场已因人满为患不再接待来宾了。我辗转找到北京知青网站长兼总编姜成武先生,才得以参加此次活动。姜成武先生祖籍北京昌平,出生在西城区。1969年从北京第42中学到吉林镇赉县上山下乡插队7年,后被抽调到石油部管道局所属的部门工作。1984年回到北京。先后在北京制呢厂、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编辑部工作。1996年下海至今。2006年7月,自费筹办“北京知青网”,为北京和全国的知青,建立了一个自由交流沟通的平台。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200924152910.html

教育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9版本

美国人把技术看成是推动教育革新的革命力量,中国人把技术就看成是技术。思想禁锢的必然。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1300134.html

美国“保镖学院”揭秘

说起保镖,一般人总会和墨镜、耳麦、不苟言笑、抱胸而立之类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本书作者作为美国政要保护学院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对于“保镖”的定义作出了重新解读。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5113532.html

经济

郎咸平:接过美国人的信用卡?

最近看到一篇非常好的文章,《纽约时报》刊登了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一篇专栏,标题是《中国是救世主吗?不,他不是》。这篇文章最可爱的地方是它一开头就讲了一句话,非常具有启发性,那就是他呼吁美国人把信用卡都丢掉,然后给谁呢?给中国人去消费。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1111531.html

所有人的养老保险都应向公务员看齐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人保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认真做好启动准备工作。而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目前与公务员挂钩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全国月人均养老金1080元的标准。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3171526.html

文化

陈丹青:文化与自信 我们的民族骄傲来自何处?

“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鲁迅曾这样发问。现在我们回答:非也!可是今天中国文艺人又多出一句话,“重建中国文化的自信心”。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12519434.html

茅盾:北欧神话ABC(图)

这本名为《北欧神话ABC》的小册子是上世纪初所出的一系列介绍西方文化的小册子之一。本书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北欧神话的故事,作者方璧,这是沈雁冰(茅盾)的一个笔名;从那时到现在,我还没有见到过中国有哪一本介绍书籍或哪一篇文章能够超过这本书的。相反,现在能见到的很多关于北欧神话的书和文章几乎都是抄(然后再被别人转抄)自这本书;在普及北欧神话的知识上,本书至今仍有很高的价值。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7155119.html

欧金匠:瑟瑟是何物

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各种版本的注释都称瑟瑟为碧绿色,这是没有错,没有被污染的江水一定是碧绿色。瑟,原是古代一种乐器,瑟瑟早先是拟声词,来形容声音,“秋风瑟瑟”。在唐代为何转换成颜色了呢?其实白居易的诗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用宝石的颜色来形容江水。因为在唐代以及以后的宋元时期,瑟瑟还被用来称呼一种深蓝色的宝石。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gemsoo/20092803828.html

艺术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日本文物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141/20092521487.html

趣味欧洲各国地图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130162029.html

秀色可餐之美食表情

秀色可餐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212144657.html

20090111

独角兽博客推荐:张杰的博客

音乐赏析

波希米亚河――听斯美塔纳《我的祖国》

一串晶莹透明的竖琴声,牵引出一个皇朝古堡的兴衰。威瑟拉德堡悬崖上,屹立着一只目光锐利的历史之鹰。在游吟诗人的浅唱低徊中,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复活与重现了。诗人和诗――荒漠中的一串驼铃与足印,大地上的一群神秘精魂,创造者与收割者,灵魂与精神的黄金,像传说一样写在开头。一个时代与它的诗人和诗歌同步。在时间的那一端,对人们如此叙说的,不仅仅是时光――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0464.html

大地告别——听马勒《大地之歌》

一九零八年的生命之秋对马勒来说显得如此漫长――

马勒,这个习惯于山林间穿行,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像农人收割回来,坐在案前将素材整理成形”的自由灵魂,在创作八部交响曲之后,因为病痛缠身不能与咫尺之遥的大自然亲近,心情自然变得异常糟糕。他最后只好选择把心灵放进诗歌艺术的甘泉里,让自己焦灼的灵魂慢慢沉静下来。大地渐渐一片寂静,灵魂开始歌唱――一部贝特格翻译的东方神秘诗歌集――《中国之笛》,与他正在承受暮秋之痛的心灵契合了。那个秋天对他因此显得异乎寻常。一部几乎蕴涵宇宙浩瀚和生命秘密的大地交响曲,最逼近灵魂本质的生命交响――《大地之歌》如此自然而不可思议地诞生了――似乎从生命高处铺天盖地喷薄而来,对此世的温暖充满无限依恋,对生命和此世“参透”刻骨铭心的精神之爱,一曲生命绝唱上升到人生境界的顶峰,让整个世界仿佛沐浴在神、人合一的阳光之中――那是他对天国的向往抑或对此世的依恋?对于生命、宇宙、时间、此世、彼世、大地万物的理解和表达,把马勒“交响曲必须像这个世界,它必须无所不包”的作曲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交响曲本身融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炉火纯青,像一道从人类的浩淼寒冷夜空划过的伤口。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0495.html

那些歌儿——时代谶语

“你将怎样命名你的灵魂?”//我穿过风叫喊:/“哦也许渴望/也许是惟一的田野?”这是俄罗斯土瓦士诗人艾基为那个时代人类精神的匮乏所写的《梦:为煤油排队》里的诗句,它正好可以用来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精神的极度匮乏与物欲的极度膨胀构成一个社会的整体性特征。在一个精神被彻底打垮的年代,回首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而且是通过这些像密纹唱片一样刻在时光唱盘上的歌曲,别有一番苍凉在心头的滋味,转眼之间人们的天真与善良被现实辗得粉碎,几乎连一点粉末都没有留下。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1850.html

皇帝新衣

城堡:乔家大院的历史湮灭与再生

这里,晋商一贯坚持的诚信第一的仁义规则与古典审美意蕴,为其赢得令人尊敬之处同时,暴露了一个不经意却令人难以发现的诠释点――他们将自己的商业本能、古典道德在审美的深度上结合起来。他们把自己最本色和最直觉的一面以人性最统一协调的方式展现出来。透过这一点,大致可以看到其所处社会的道德价值标准,一个民风淳朴、社会结构和价值稳定、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社会基本风貌跃然于上。当然,这并非不着边际的散漫议论,就当下准市场经济环境下尔虞我诈的闹剧与丑剧来说,晋商身上所集体体现的正常人文精神与商业规则,不只提供了一种市场与人格参照,而且提供了一种须仰视才见的古典商业精神范本。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自然不会想到,几百年前这个商业群体已经从骨子里创造出一种让今日的我们倍感羞愧的意志和标准。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2008114111050.html

别拿富人榜和次级贷说事好吗

今天又一次听到人们谈论一年一度财富榜,在这个经济危机人人储备过冬天粮食的背景下,倒让人感觉更像是毒瘾发作一样,每年定期发作一次。于是,便有一部分人像吃了春药或被充气筒充足了气一样站在一旁看热闹;而那些自以为能够看出一些门道的人士则正襟危坐,像整天拿着放大镜的老先生一样,对榜单上的名字,从骨头缝里到其祖孙八代都不放过,直到自以为研究出了一些惊世骇俗的结论出来;还有一些人仿佛与己无关一样甚至压根连富人榜这回事都不愿意知道,因为这样一串名字的确很难和自己的生活想像出任何联系――富人与大众无关大家只想做平常人寻常巷陌寻常人生。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2008113233644.html

随笔散文

钢琴的重量

下午请江泳给钢琴调律。调过之后,它的声音明显变得明亮清脆了,一架调好的琴像一缕没有污染的阳光明亮而具有穿透力。它可以有自己畅通的呼吸了。看过一位曾给霍洛维茨等钢琴大师调琴的调律大师摩尔写的一本书后,才知道一些这个职业的奥秘。他们是钢琴大师让钢琴发出美妙声音的保障,没有他们这个世界上是无法想像的――所有的钢琴都不能发出正确的声音,即使那些大师拥有一身绝技也只能制造混乱和噪声。江泳用了大约两个小时驯服了那一根根密密的琴弦。它们开始发出它们应该发出的声音。

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0856.html

六叔哭了――当整个世界都蔑视道德

昨天上午六叔打电话给我,问我现在哪里。我知道他一定又出事了。他说在北京打工的工地上被人打伤了。当时我正准备好要向十万的字数冲刺,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有一种直觉上的烦感。六叔是那种没有眼色的人,在别人没有事情的事情,在他这里极有可能会出事情。我们家除大爷一家外都是一些安分守己的人,尽管为此会吃很多亏,但这种吃亏后带来的心理安宁我们是品尝到了的。我一下就联想到可能因为又是他做事不合时宜才导致这样,比如他会和老板争为什么会对他不公平之类的事情,而且因为他的主观原因,他曾屡次在不同地方和人发生过纠纷。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1125.html

在枣树与屋顶之间

 不知为什么回忆起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把奶奶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联系在一起。那是一棵在村里算得上数一数二的老枣树,我惊诧于它每年的产量,在我的记忆里每年它都结满了果实,延伸到堂屋西屋和东屋上的树枝被密密麻麻的枣实紧紧贴着屋顶,只留下很小的空间,只能容下我幼小的身体,我时常小心翼翼地在下面爬着把手伸向一颗颗仿佛醮有糖浆的果实。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1655.html

文学是一种最悲惨的职业

文学的悲剧性首先来自一种生命的被动性,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任何人拥有选择自己生命的权利,人类以被动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上,比如我们被生下,比如我们被上帝造出来,比如我们曾经是一头为自己赎罪的猪等,我们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自由在这里是一个极富鬼魅色彩的字眼,它本质上是一种为一切不自由的人所特意制作的一付尺码绝佳的桎梏或镣铐。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3561.html

猫样年华

我那时对猫没有概念。猫是从三婶家寄养的幼崽。猫妈妈从三婶的娘家来到时已经是成年猫了。那是一只非常识人性的猫,据说三婶把它要来还颇费了一番工夫。那时,乡村都把猫当宝贝,经常有人偷猫,何况是一只惹人喜爱的猫,主人多少有些不舍得。我见过它,的确很懂事,像村里老实能干整日悄无声息的媳妇。我家的这只是它来村里生下的第一窝崽之一,也许因是老小,老猫格外偏爱它。后来,猫妈妈经常夜里叼着老鼠来我家。(也就是那时我知道了家鼠和田鼠的区别,田鼠较家鼠的尾巴短小很多。)猫妈妈不管刮风下雨都会送捕获的食物来。一个隆冬的大雪夜晚――那时下大雪也是一件经常的事情,不像现在甚至整个冬天都没有一场像样的雪。那时我们觉得冬天几乎一直为大雪所覆盖。我们都断定猫妈妈肯定不会来时――半夜,几声熟悉的叫声后,猫妈妈又带着刚捕获的猎物来了,我们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敬佩,为此感叹了半天。等看着小猫把老鼠吃完后,猫妈妈吃了剩下的皮毛,把小猫舔了又舔搔搔自己的脑袋才满意离去。后来,我见到过它在院子里教小猫爬树、抓扑等一些技能,并没有把这些当成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现在看来是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有着与动物可遇不可求的珍贵时光。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0472.html

读书笔记

精神正常的姿势――读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前些天一个有阳光的周末下午,我在北京东一时区一个叫做诗意栖息住宅区的王开岭家里,看到了平常因为忙碌难得能够在客厅里晒太阳的他。那个下午听他谈了很多让我感触很深的话,我离开的时候对他说没有把他那些话录下来真的很可惜。尽管我带着录音设备,但没好意思把它拿出来。那是一些自然真实得让人不好意思把它们录下来的话,像面对一副真实自然的面孔你不好意思打开摄像机一样。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20081222213053.html

生命的长度与质量

A.消费娱乐时代的生命粮食

我是从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中头一回听说曼德尔施塔姆(Mandelstam)。这套四卷本的回忆录,几乎是我们那代人的圣经。……我常为我们这一代感到庆幸,若没有高压和匮乏,就不会有偷尝禁果的狂喜。如今我走进书店,为自己无动于衷而恼火。波兹曼在1985年出版的《娱乐至死》一书中说:“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的理由,因为再没有人愿意读书。”“一切公众话语都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娱乐成为我们的文化精神。”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4690.html

易碎的提线木偶

读到《夜之卡斯帕尔》这本书时,我简直被震撼了――原来文章可以这样写,原来生命可以这样度过。书中的文字竟几乎是作者生命痕迹的全部。

在薄薄的一册书中,处处充满对文学和艺术在黑暗中的呼喊与探索,它的每一个标点都用血与生命凝结而成。这样的说法并不过分,随便看几行其中的文字就可以明白这一点。贝尔特朗竟然用全部生命,一生只写一本书。他像一个易碎的生命提线木偶,在命运之神操纵下,用文字演完属于自己的角色,匆匆而去。仿佛生来就与那个时代无关,与人类无关,与整个世界无关,在一场风之中走得如此决绝和纯粹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2119.html

影视评论

物质飘荡在时光中

空气中飘荡着花瓣、柳絮或者榆钱,光影中好像时光从空中飘下来……

我很熟悉这部电影里的时光,那些画面曾经就在我身边。这里的电影竟变成了时光回放,让人感觉时光本身有些不可思议起来。那些流淌着纯净的水的河流再也不存在了。它们消失了,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而那时的空气、树木、草地和感情也仿佛成了一个永远的传说,这个拆迁的年代一下便把它们翻过去了,记忆消失得仿佛从来没有过记忆一样。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0463.html

当个人经验向普遍经验推进

断断续续看完了贾章柯《三峡好人》,感觉它的叙事方法没有完全和一个大事件接起来,大事件和日常生活细节处理得不够协调。但能感到贾章柯气很足,也可以看出他很想把它处理好,这一点很重要。这种能把自己和地气接起来的人是能够做出一些事情来的。 这也许是他获得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原因之一。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0465.html

后现代的月光

老式绿皮列车、绿色原野等一些前现代或现代景物从画面里一闪而过,这些对从另一个后现代语境里来渡假的姨妈的外甥宽宽来说是“新鲜的”。故事将以这个从后现代走向后现代之后的世界角色为视角展开,因为这样的叙事方法,有利于提供一种新鲜度和陌生感,更有利于解剖这里现代与后现代混杂的社会生活。从宽宽的角度来说,上海虽然是中国最后现代化的城市,但比起他从小经历的影像世界来说,它只能是一个社会转型期的中转站而已,它提供的是一个类似城市人回乡的经验世界,这样让人对中国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的生活解读起来有一种解构的快感和高度。这种俯瞰法降低了叙事和分析的难度时,使生活变得有层次起来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1294.html

诗之歌之

孩子不哭

“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
一百年只是一个计量单位
时光天平称不出重量

所有诺言都是谎言
当谎言比真话更响亮
孩子 你有权利选择转身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1504.html

唱机从清晨开始旋转

从清晨便开始旋转 唱片
要一直唱到深夜 或者
彻夜不止 仿佛一架

忘记关掉的老唱机 转盘
旋转有些不均匀 世界
到底从几点开始 柏油路的

底噪开始慢慢增加 每个人
都可能使唱针改变方向
在交响曲和爵士之间转换很容易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0836.html

大地衣裳

清明的风一到谷雨
整个田野便开始停止哀哭
不要在西边的地里停留太久
那里埋葬着十年前去世的爷爷

看 整个世界都忙着
为你的这件花衣裳缝合伤口
最忙碌的是蜜蜂 最心碎的
是花瓣――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10888.html

张杰博客: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zhangjie/index.html

20090108

2008公民税权手册

“拒绝掠夺,从税开始”(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出品)

一、人人都是纳税人,税收的用途是购买政府服务

【常识一】

“中国政府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经过大量错误观念的洗礼才能带着用愚蠢武装好的头脑进入大学和社会。很多人连这一点都认识不到:是我们交的税养活了政府,而不是政府养活了我们。

税收的本质是养活政府,使其提供公共物品,例如公路、消防、治安、环保等。现代社会中,税收体现的是政府和大众之间的交易关系,而不是掠夺、欺骗与合法暴力。税收给大家提供了必需公共物品的同时,也提高了商品成本和价格,造成工资下降、企业利润减少和经济困难的倾向。

全文阅读: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2009189550.html